海上枫桥

福鼎赤溪打造闽东特色乡村振兴“样板村”

2022-05-11 17:40作者:龚丽雯来源:福建法治报

干劲越来越足 腰包越来越鼓

 

本网  “错开茶季上工,等于每个月多了3000多元收入,日子比过去好多哩!”近日,在福鼎赤溪生物科技暨食用菌产业园,忙完采茶季的赤溪村村民蓝某挽着袖子,动作麻利地给新长出的一茬菌菇喷水,说这话时,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和看得见的希望。

 

而在另一头,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的雷某迎来了又一波客潮。“疫情平缓期间,咱这小店生意一直不错,一年下来营业额能超过30万元。”火热的炉灶前,雷某有力的胳膊颠着沉重的锅勺,这力量正是源自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展望。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季里,生活在赤溪的奋斗者们,心中的蓬勃生机并未随春日远去。“眼看生活变好,居住环境更佳,村民干劲也越来越足、腰包越来越鼓、精神越来越好。”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自豪地说。

 

法治护航 昔日贫困村开启造血路

 

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的一封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让“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走入公众视野。

 

三十多年过去,赤溪村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在经过十年“输血”帮扶、十年“换血”搬迁、十年“造血”开发后,终于摆脱了贫困。这其中,法治的护航是重要的保障。

 

在杜家住的记忆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盘旋蜿蜒的山路牢牢扼住了乡村发展的喉咙,赤溪流传着“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险鸟迹稀;早出挑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的民谣。为了破解困局,保障赤溪村的发展需要,2013年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福鼎市决定修建牙赤公路,打开山门接轨外面的世界。

 

“牙赤公路贯穿赤溪村,全长20.5公里,其中需在赤溪村征地130余亩。可征地涉及法律问题繁杂,群众对征地政策、土地测量方法也不甚了解,项目开展之初我们以为会遇上不少麻烦。”杜家住说。然而,预想中的纠纷并未“如期而至”。为了保障扶贫项目顺利落地,福鼎市法学会与福鼎法院充分发挥司法专业优势,在项目批复后主动提前介入,开展“法治体检”,全面排除项目法律层面的风险问题。

 

借用村委会场地和“村村响”设备、在村内设置宣传台、带着“小喇叭”走村入户……法学会会员与法院干警及时向村民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土地测量方法,公开计算标准,为群众解惑释疑,同时协助做好与被征地和拆迁农户的沟通联系,妥善疏导群众情绪,使牙赤公路在征地期间未发生一起纠纷,保证了公路建设的顺利。

 

2015年7月,牙赤公路正式通车,昔日山沟沟里的赤溪村全面融入太姥山大旅游格局和沿海经济圈,开启了自我“造血”功能,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16年,赤溪村集体成立赤溪旅游投资公司,加强了乡村旅游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和项目运作。2018年8月,福鼎市获批开展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赤溪村成为试点中心,着力发展“1+N”乡村旅游服务产业,通过持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推动赤溪游客集散中心、大型停车场、玻璃栈道、杜家堡古民居、畲家客栈、水街沿线景观带、田园风光综合体等一批旅游项目落地。

 

如今,赤溪已建成三条共58.6公里的通村公路,实现了“太姥山—赤溪—杨家溪”三地旅游线路对接互流。随着乡村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赤溪旅游渐入佳境,带动村庄“吃”“住”“购”等旅游业态。不可避免地,治安形势又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考验。

 

平安创建 积一村“小安”带全镇“大安”

 

“推动精准脱贫、乡村振兴,要以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前提。”在这种思路下,福鼎市委政法委整合赤溪村现有资源,设立综治中心,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个“1+3+N”网格队伍,实行网格化晨巡晚议制度,将全村分为8个网格片区,由村两委成员任网格长,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为各责任片区网格员,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晨巡晚议”活动,每周一、三、五开展晨巡入户了解民情,从中发现群众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畅通联系群众渠道;晚饭后,利用群众休闲时间,引导百姓直接参与村级事务,通过晚议,与村民共同研究解决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矛盾纠份、治安隐患等问题。此外,市法学会在赤溪设立法学会工作室,加强基层法学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

 

福鼎公安磻溪派出所成立赤溪警务室,并在对本地治安状况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知的基础上,派驻2名民警、2名辅警进入片区网格工作,形成了由网格长牵头、网格员赋能的“镇综治中心--村--组”三级联防的多元化、立体化、网格化警务管理体系。市检察院设立赤溪检察室,致力打造集法治宣传、带案下访、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法院建立赤溪法官工作室,大力推进无讼建设,聘任3名“无讼村居”建设联络员,形成法庭、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无讼建设联络员“四位一体”便民服务网络,创造性开展“推行便民诉讼入村居、查明案情入村居、指导民调入村居、服务发展入村居、普法宣传入村居、干部帮扶入村居”的“六入村居”工作法,在宁德市形成具有特色的村级无讼创建“赤溪模式”。市司法局在村里建立司法调解室和村级评理室,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3名,选聘10名党员群众为评理员,运用道德、习俗、伦理和乡情力量及时化解精准扶贫、旅游、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赡养抚养、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纠纷,实现“矛盾不出村,纠纷不上交”。

 

为促进依法治村,赤溪村打造“互联网+智慧普法”模式,综合运用投影、触摸屏、远程视频等现代化设施,每月邀请律师坐班开设法律诊所和空中法治课堂,实现与村民“零距离”普法效果。同时,采取向律师事务所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引进专业律师团队,采取每月一下乡、每季一活动,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村民法治意识不断得到升华。2018年2月2日,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福建省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在赤溪村举办。

 

深入开展的“平安乡村”创建活动,最终推动了赤溪积一村“小安”带动全镇“大安”目标的实现。截止目前,赤溪村已连续7年刑事案件零发生,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无邪教村居’、宁德市‘无诉村居’。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与赤溪村民进行视频在线交流时指出“赤溪村的历程是全国扶贫的一个历程,我们要很好地总结,要不断地向全面建成小康继续努力。”不负嘱托,砥砺前行。截至2021年,赤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36元,村集体收入达255万元。赤溪,正朝着打造闽东特色乡村振兴“样板村”阔步前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