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犹在——“时代楷模”杨春殉职三周年记
本网讯 2021年3月29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杨春警队)是全国获奖集体中唯一一个基层刑侦大队。
只是,那个曾经领着警队奋战,戴着“时代楷模”“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等闪闪桂冠的人,却离开这个世界整整三周年了。2019年1月23日凌晨,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整一周年时,49岁的杨春在带班时突发心梗,倒在了办公室……
又是一年春来到,我来到生机勃勃的“上汽宁德基地”,当初为了这个奔小康大项目的安保,杨春曾三次推迟手术治疗!我走进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集体接见的“全国优秀公安局”——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来到杨春那间将被永久保留的办公室。我在接触一个个熟悉他的人,面对一件件厚重的证书和奖章奖状之后,凝视他那个将被永远保留的警号910007,算是理解了古往今来“赢得生前身后名”和“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精义。
(一)
2019年1月23日下午,蕉城区委政法委召开以扫黑除恶为主要内容的常委会,杨春因故缺席;原定这天晚上为庆祝女儿结束期末考试、侄儿法学博士放假回来而举行的家庭聚会,因故取消;接下来几天、一个星期后已有的安排,参加者和出席人名单中,因故不再有杨春……
工作从来都是满满当当、一路争先创优的杨春,怎么会缺席呢?不少人情不自禁地问,或拿起电话要打,却很快就明白过来,无语凝噎。
原本常作外交辞令的“因故”,扎扎实实地落在杨春头上,无限悲伤着这个他深深爱着的家庭、单位、集体和社会。殉职的消息连同他的生平事迹,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借助自媒体风传,见者莫不动情,身不由己地向杨春家里、办公室和灵堂涌去,或微信致哀、送花,谁都不愿因此缺席。
任谁也没想到,一个平凡的好人,在身后能众口一词换来“上苍不公”“老天无眼”一类的惋叹,一声声如泣如诉磅礴起来。任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凡、远不止于好人的人,对标优秀警察,对标英雄,莫不严丝合缝。不需演绎,无需拔高,更拒绝捏造,他的每一个事迹都这么真实,工作以来站着的言行、最后躺下的姿势,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过往,点点滴滴却又实实在在地使他成为生于毫末的合抱之木、起于累土的九层之台、脱于凡俗的英雄!
在他的工作业绩面前,在他最后一刻仍夙兴夜寐的办公室,在他正气凛然、无愧天地的遗像前掬泪再掬泪的,除了悠悠民众,还有公安部、省公安厅领导。白璧尚有微瑕,可在一级级严格的审核中,他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的软件硬件,越是发掘就越见其大事小事诠释着英雄气概:
这是个为警察而生的人,一向忠诚干净担当,28年来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零投诉”,先后参与和指挥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1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30余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刑警的使命是破案,初心是为民;
这是个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警官”,见危险就上,见荣誉就让,身体力行地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十二连冠的刑侦大队;
这是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阳光照人、远离虚名浮利、形同江湖传说之人,不管身穿警服还是便服,在家人面前保全了孝悌、和睦甚至几分天真和淘气,对党赤胆忠心,对战友情同手足,对邻居冷暖在心,对百姓枝叶必护。哪怕是对犯罪分子,在扫黑除恶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精神、在一个也不放过的嫉恶如仇中,也都表现出了仁至义尽。杨春对上没有谄媚迎逢之心,对下没有盛气凌人之态,有的是铮铮铁骨中不尽的柔肠。他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对每一个人的态度,都天然去雕饰般藏着他真实的人品、素质和修为。
他固然没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挺胸堵枪眼的壮烈事迹,但那一次次身先士卒、遇险在前的抓捕现场,何其不是抱定牺牲的感天动地之举!他固然没有留下雷锋式的日记,但那一次次表里如一的言行、十几二十年默默做的好事,分明是一本厚厚的爱党爱国爱民日记!他生前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样的荣誉都让给战友,固然没有一项全省、全国荣誉,却正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当代写照,战友和百姓的口碑便胜却人间无数。
你能不为之动容吗?这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人啊,虽然他有血有肉得不太 像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这个使出平生气力无尽忠诚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人,戴着党和国家颁给的至高荣誉,身穿警服,覆盖党旗,在满城相送中,完成了生命最高的定格,走向神圣、庄严和永恒。
(二)
2019年1月27日,一位正科级干部的葬礼从家到殡仪馆七公里的街道路边,站满了自发赶来送别的群众,计有三千余。沿途竖起的“杨局一路走好!”“英雄走好!”等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连同一朵朵迎风开出的泪花,让天看在眼里,让地记在心上。
公道自在人心,干部群众能不自愿送行?
瘫痪在家的老民警黄先胜坐着轮椅,带着全家——杨春无偿资助手术的老伴、杨春帮助操办婚礼的女儿女婿来了。战友去世的消息传出,他如惊雷轰顶,呆若木鸡,手脚冰凉,呼吸急促,前天晚上他们还一起在家门口聊天呢。凝视战友的巨幅遗像,他泪飞如雨:“春啊,你怎么会在这里啊,怎么不让我代你啊……”经过战友遗体时,他和老伴都哭成了一个泪人:“春啊,这辈子再也碰不到你这样的好兄弟了啊!”
“当时要是得不到杨叔叔的帮助,我现在可能已经不在校园了……”特地赶来送别的在校学生小刘湿了眼眶。蕉城分局侦破的一案中,12名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是杨春的无疆大爱,使得他们重返校园。
“杨春是领工资的人,十几年这样坚持帮助我,我觉得换了谁都难以做到。这么有情有义、善良、真诚的好人,怎么就这样走了呢?!”一位受过杨春十几年恩惠的初中同学,闻噩耗,痛断肠,在杭州海鲜市场就哭成泪人。年关将至,海鲜摊忙得不可开交,但他说什么也要坐动车回去,穿着杨春此前为他添置的衣服通宵守灵,哭得一塌糊涂后,翌日上午再回杭州。
“杨春总为别人着想,不惜委屈自己,他是我见过的最有品格和人格魅力的警察!”早早赶到现场的一名尤姓男士见人就哭。前些年他以儿子国外务工导致精神分裂为由,与劳务公司产生纠纷,在法院作出劳务公司无责判决后仍不断上访。两年间,杨春五次上门走访,帮他申请救济、补助,想方设法协调解决其子住院床位等问题,终于平息了长达十年的信访积案。
人群中还有不少难访、长访户。信访工作原本不归杨春负责,但组织既有托付,他就二话不说当成分内事,一次次上门倾听心声,鼎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眼前的困难一望便知,他就自掏口袋先表达心意;孩子入学成问题,他就细致地去做各方面的工作;退役老兵确是情非得已上访,他就组织协调解决……一个个棘手难题在他手上化解,同时消解的还有那些不安定因素。一来二去,很多上访户都跟他成了加有微信的朋友,说杨局这样对我,再也不上访,再也不无理取闹了!
还有不少来自省内外的警界人士。他们和杨春因工作接触而成为好朋友,对他的能力和人品赞誉有加。一位北京民警泣不成声地给蕉城分局局长打电话说,杨春是全国警界的骄傲和榜样,春节期间首都的安保任务重,自己无法来闽东送行,请代送花圈致悼。
杨春90岁的舅舅来了。虽然家人像隐瞒杨春年迈的父母那样,想方设法不让他知道,不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但老人还是从街上的宣传画中看到,执意要来,说我是来送英雄的,我为有这样的外甥感到骄傲,我一定要当众给他鞠个躬!
送别仪式上,每个人都深深认可烈士遗像前专属的挽联:“扫黑恶保安宁一腔热血书忠诚,显担当志未酬浑身赤胆铸警魂。”每个人的发言和追思都催人泪下,女儿的哭诉更是感天动地:“是不是每一个爸爸给女儿的爱都是有限的,您用了十二年就把它消耗光了,所以您就这么突然地走了……”
泪飞顿作倾盆雨中,到了最后的送别。朝夕相处的战友都知道他们的春哥是个爱美、爱热闹的人,在大部分人撤走后仍不舍离去,临时起意摆了个方队,以走队列、行敬礼的庄严方式,护送春哥遗体到抵达天堂最近的地方。40人分站两排,口令只有六个字——起喊“春哥”后,众队友齐喊“一路走好!”一遍又一遍地喊,直喊得这地动山摇。
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送别场面,让这座城市久难平静。“昨天,一个人守护了一座城;今早,这座城送别这个人。”这一天,杨春成了闽东大地的热搜,这句话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
杨春之逝,引发泪点和议论无数:
——这次我才深深体会到,公安民警中有很多尽职尽责、一心为民的人,以杨春来例,他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宁、奔小康,做了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工作。
——杨春在身患冠心病并伴有心肌梗塞先兆的情况下,为了工作特别是“上汽宁德基地项目”上马前后的安保,三次推迟手术治疗,给宁德大发展的脚步予以最有力的保障,也为千家万户迎来了小康,却唯独没有自己的平安!
——孩子没成长,父母没送走,这个英雄走得太快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杨春走后第三天,一位陌生的老大娘提了袋鸡蛋上门慰问。杨春妻子问后才知,老人在儿子被判“故意伤害罪”后来找杨春说情,杨春在办公室接待时,和气地了解案情,然后把当时打架的视频放给她看,说你儿子都把人家打成这样子了,我还能给他办取保吗?如果我徇私枉法,那就是对别人的不公正,还请大婶你能理解,家里有什么困难我倒是可以尽力帮助。老人的目的虽没达到,杨春的态度却让她很受感动,还帮她家促成了某个应有的赔偿。
真的,连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都觉得杨警官是天底下难得的好人。不止一次,杨春在办案后把身上仅有的现金,悄悄留在嫌疑人家里,不是因为对方的白发父母实在太穷,就是不忍看到对方因吸毒而造成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杨春出殡后的第三个晚上,已调任宁德市公安局副局长的老领导阮细章连着两夜失眠后,带着刑警队的胡卫清、杨凯、詹益东等人,又来到杨春家慰问。阮局长一开口还是泪流满面:“我和杨春共事9年中,局里每遇急难险重的事,我第一时间总是想到杨春,杨春总是挺身而出,不讲困难不讲条件,从不斤斤计较,受领任务时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请局长放心’。完成任务后也总是一句话,‘报告局长,任务完成’,一点也不张扬。想想那9年,只要杨春在,真没有搞不定的事,这样有能量、见困难见危险就上、见功见荣誉就让的干部,哪里去找啊?这辈子,杨春都永远在我心里,是我学习的楷模!”
那些天,好几个微信公众号在专门纪念杨春,像是一座城为他点灯。那位在杨春鼓励下也从警的博士侄儿,深情地与英雄的叔叔作心灵交流:“叔啊,那一年汶川大地震,我知道有那么多人为遇难同胞点灯,今天我也看到有那么多人为您点灯,您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更是我身边永远的榜样!”
那个星期,全国有七名民警牺牲,在扫黑除恶一周年时殉职的杨春,是他们中的代表。他以无我境界和人性光辉,在这个价值观被一些人扭曲的世界,高遏行云般诠释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价值追求: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
这个正月里头的每一场同学聚会,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把主位留给杨春,倒上一杯酒,分头来这个位置碰下杯表示敬意,并将之定为今后聚会的常规,同学群里杨春永远都在。有位同学彻底地把烟戒了,因为杨春和他有过约定:看谁先成功戒烟。
2019年春节刚过,杨春在刑侦大队的继任大队长胡卫清站在齐刷刷的队伍前,说:“杨春副局长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不死。整个春节我经常梦到他,梦到他还在召集我们讨论案情,指挥我们抓捕,紧锣密鼓地跟检法部门探讨专案。直到今天,我仍感觉他还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师傅般、兄长般、亲人般的关爱,激励我们刑侦大队更紧密地拧成一股绳,矢志传承杨春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命完成好!”
2020年夏,胡卫清以出色成绩再次接任杨春殉职后空缺的蕉城分局副局长,更全面也更切身体验杨春当年的种种压力。杨凯也从兄弟城区的刑侦大队长回“娘家”接任刑侦大队长,百感交集地和战友们交心:“我有时在想,春哥化作什么而去了呢?是一种精神,是一棵无形的大树,在带出这支队伍,在引领和守护我们之后才放心而去。一个人的精神,一定要有能够体会他的人来传承,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将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和春哥的接触中,我感觉他爱蕉城刑侦像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花的时间更多些。请同志们监督,我一定要像春哥那样,用生命和忠诚,让蕉城刑侦这个品牌永放光芒!”
杨凯特地请他在警院读书时的老师题写“杨柳春风,薪火相传——赠杨春警队”的条幅,裱好挂在队部,并在自己的办公室挂上“忠诚”两个大字。警徽作证,今后不管谁当大队长,杨春永远都是这个大家庭的灵魂人物,杨春精神永远是刑侦大队有形和无形的主心骨。
(三)
一个没有惊天地泣鬼神伟举的警察,信手拈来的事迹却深深感动着万千人心,一个个迟到却又实至名归的荣誉接踵而至,非他莫属。
研究追授杨春荣誉、开展向杨春学习之事,从区、市、省到中央部委,速度之快,荣誉之高,耐人寻味。杨春由感动闽东、感动福建,到感动中国,“争当杨春式民警,争创杨春式警队”的活动在蕉城、宁德之外的许多地方都成风气。
往往是,各种现场会轰轰烈烈过后,接下来便是人走茶凉,往事如风,你走了就走了,你宣传后就没声音了,活着的人该怎么还就怎么,一切按部就班。黄先胜却不是这样。这位为杨春大哭数场的退休民警,至今还心如刀绞,有事没事总想到他,还时时梦见。他收藏了杨春追悼会前后的几乎所有微信,每一次翻看,都老泪纵横。
黄经禄也是这样。这位接到报告后最先迈进杨春办公室的分局局长,也是杨春后事安排的总指挥,至今仍痛心于得力干将的逝去。一天早起后他突然痛哭失声,妻子便问你又在想杨春了啊,他说是啊,总感觉自己像断了一条胳膊。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他不管是在杨春家里还是灵堂、殡仪馆,不知流过多少泪,只知道自己这辈子除了父母,只为杨春一人守过整夜灵。抚今追昔,杨春确实值得他这样做。有一天,他又悄悄看了一遍央视拍“时代楷模”时全局上下翻箱倒柜才找到的杨春仅有的几个工作视频,杨春两次都手捂胸口的镜头让他霎时再次泪奔:原来那时杨春已不堪重负了啊!想想杨春是那样的低调,2018年又是何等隐忍地用生命托起使命,而自己却疏忽了,这般心底之痛怕是此生难有止消的特效药!
至今仍有撕裂般痛感的,还有黄经禄的前任阮细章,碰上难事他有时还会失口问杨春在哪里。
“这么多年来,他不是阶段性地做一个好人、做几件好事,而是一如既往,始终表里如一。公安机关不管对内还是对外,都难免得罪人,杨春从警以来处理过不知多少案,抓过不知多少人,但他办的案件至今没翻案的,至今也还是零投诉,何其难得,这样的干部去哪里复制啊?!”两鬃斑白的阮局长哽咽地说着远去的部下,眼角又沁出了泪花。
人们常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再大的创伤和功绩都容易被时间抹掉;但杨春的亲人、战友说的是:不是这样的!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不管是家人、战友,还是这个城市,都没有走出“失杨”之痛,没有杨春的日子让他们不习惯!
担任了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兼扫黑队长的蒋昌明,有时为某个案件陷入僵局,便不由自主地想,要是杨副在就好了,就可以像以前那样去他办公室一起抽根烟,泡壶茶,聊聊天,在他的无私帮助后就能有明晰的思路和侦查方向,然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今遇上疑难可问谁?想到杨春毫不含糊地让功给自己,连着历历在目的往事,这位“80后”警察一双能明察秋毫的眼睛顿时朦胧一片。
2019年9月,蒋昌明和前任詹益东等人去北京参加“时代楷模”发布会回来,心往一处想地把杨春的警服照放大,挂上扫黑队会商桌旁的墙面。
这个地方原拟布置为荣誉墙,陈列扫黑队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奖状。詹益东回来建议说,我们所有的荣誉都是在春哥带领下取得的,春哥牺牲后党和国家给了他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光荣,应该把春哥的这个最高荣誉和照片上墙,激励大家,让我们时刻铭记春哥一直都在守护并陪同大家,像平时那样跟我们聊天、开玩笑,跟我们一道持续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也让我们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动力,在春哥每天的注视中把工作做得更认真、更细致、更出彩。那一瞬间,詹益东悲伤的语调中透出一股克己奋发、胸怀激荡的力量。所有的人都为这个最佳建议鼓掌。
这也是詹益东提拔担任东侨分局刑侦大队长前留下的纪念,他却平静地说:“我不提议,兄弟们也会这样做。”调任他方后,他有时不小心还会把春哥的手机号码摁出来,刚拨出去,哎哟,发现……发现……春哥走了……
杨春陪同工作的遗照,跟他平时那样面带微笑。灯光下,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在战友们看来,那像是一盏灯,很多人自踏入刑侦之路以来,感觉他就是一盏指路明灯,以他为榜样,无论做人做事,都努力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的人。
如同我亲眼所见那般,时至今日,这支队伍,这个家人,这座城市,也丝毫没有减轻减弱对杨春的思念和敬意。
不说女儿几乎每天都坚持给父亲发短信,我看到,有人经过这座城市悬挂的杨春头像时,会深情地为他擦去上面的灰尘;我看到,杨春的巨幅照片被盛大地挂上了队部,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陪着战友们,犹如他永不缺席;我听到,许多人谈起杨春,不管认不认识,仍然一概的声情并茂:“我们能有安宁的生活,是因为有无数个像杨春那样的英雄在为我们遮风挡雨。”“以前只以为老一辈的公安才有这种情怀,杨春的事迹真让我吃惊,真是要改变对新时期公安的看法,一定向他学习!”“烈士的灵魂能洗刷贪官的污垢!”我还听到,当扫黑队、刑侦大队每次集训或出警时,点到杨春之名,战友们便异口同声、排山倒海地喊:“到。”他们是杨春警队,他们不会让自己的春哥失望,他们会如春哥那般,心中作丘壑,眉目作山河。
杨春升作了天上的星星,以他名字命名的警队,把“有党性,有血性,有韧性,有品性”作为精神内核,以此烙印在每一个老警新人的骨骼和血脉里。
杨春忌日,清明时节,殡仪馆便会雷打不动地到来一群警察,把杨春的骨灰盒请出来(当地风俗,父母在世,先故儿孙不能落葬),恭恭敬敬地置于桌上,上个香,点个烟,倒两杯酒,告知喜讯。
第一次无忘告战友的是杨春生前牵挂的81专案:春哥,这个案子顺利起诉了,下一步就是法院的审判了,我们没有让你失望!还有那些新型犯罪案,我们根据你的指点和摸索的经验,几乎攻无不克,“70后”成了办案主导,“80后”成了可依托的力量,“90后”正在培养中崛起。不久前我们还把省厅下达的异地办案任务办成全省精品,在扫黑除恶行动中精准打击,百发百中,走在全省前列。
第二次无忘告战友的是:春哥,你负责安保的“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已建成了工业园区,宁德脱贫攻坚、经济跨越发展的远景就在眼前!
第三次无忘告慰的是:春哥,公安部《扫黑英雄》今天在蕉城开机了,将在明年首个警察日播出。还有啊,组织上给我们刑侦大队报了集体一等功,大家对考核都很有信心,解放后的宁德公安史上将迎来第一次集体一等功,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届时我们再告诉你!
第四次无忘告慰的是:“杨春警队”在2021年春天召开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了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大队长杨凯代表警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第五次,还会有无数次!这样的相告,连同党日活动、入警仪式等等,打造“杨春警队”已成为战友们责无旁贷的生死契约。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山河无恙自欢笑,百姓安居争颂春。
中国史圣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杨春的轻和重,留给这个世界不尽的思考。
为这位同龄的英烈书写,在他的生前身后,我看到了许多闪光的东西、有趣的灵魂。我遵循内心地认为,这个对职业有着超乎一般热爱的警察兄弟,以年轻生命所珍罕的厚德仁心、以看似平淡的言行,为我们不同的人生、纷繁的事业、动辄停留口头的风格和精神,标注了应有的高度。我倒希望斯人还能复制一些,一个杨春倒下了,千万个杨春站起来!
这个时代的人们啊,总爱扼腕叹息世风如何,或以己度人地猜测真实者的真实、质疑高尚者的高尚,我也希望人们透过我绝非虚构的文字,能通感般地听到一段风被雨洗过、雨被风打过的声音。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需要一些天籁,唤醒一些沉睡的心灵。
春犹在,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