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微笑的渔港“守护神”
2020-07-28 23:55作者:2016-3-23 陈源强来源:
本网讯 他是一把利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首当其冲;他是一个活宝,人民群众当中笑声不断;他是一名导师,孩子口中的“警察叔叔”;他是一副良药,矛盾纠纷遇到他便悄然化解。他就是穿梭在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大小渔港上的边防警官陈书平,一位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军民融合独特乐章民警村官。
渔民安心生活,民警放心工作
陈书平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前两年因非法猎捕红珊瑚被判刑的渔民王某,刑满释放后在家无所事事。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王某准备继续再干“老本行”。陈书平深知作为一名责任区民警,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得知该情况后陈书平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阻止王某继续从事“老本行”。于是,陈书平背上警务包便到王某家里去和他交谈。刚开始,无论陈书平说什么,王某总是置之不理。但陈书平没有放弃,陈书平总是面带微笑地和王某说话,用各种幽默的言语向他讲述非法猎捕红珊瑚的严重危害,劝说他别再从事非法猎捕红珊瑚。经过连续12个日夜的“鏖战”,王某终于顶不住陈书平一次又一次的“微笑炸弹”。最终王某向陈书平保证不再从事非法猎捕红珊瑚。看到王某的决心,陈书平心想要想真正阻止王某从事非法捕捞红珊瑚必须给他找个事做,他便积极联系正规作业船舶,让王某到船上做点正当事情。有一天,王某在作业渔船上通过卫星电话向陈书平问好,并告诉他:“虽然现在赚的不多,但吃的也是安心饭。”一句“安心”,那块悬在陈书平心头上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
群众热心相待,村官暖心良久
今年1月的一天,陈书平和往常一样到村里走访,不巧天空飘起了小雨,迎面走来一位50 来岁的大叔见陈书平没带伞,硬是拉着陈书平到他家中避雨,看着大叔朴实的面容,陈书平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原来这位大叔姓蔡,陈书平管辖的某村村民。蔡大叔有个独子,2010、2011连续两年考上大学,但没上多久就辍学回家了。辍学在家的小蔡时不时地就情绪激动,精神恍惚。蔡大叔见状便带他去医院检查,但检查结果让蔡大叔瞠目结舌——小蔡得了精神病。陈书平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劝说蔡大叔将小蔡送往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但是蔡大叔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精神病医院。面对固执的蔡大叔,陈书平知道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一方面是碍于面子,不好将孩子送往精神病院。陈书平便夜访蔡大叔,一边给蔡大叔做思想工作,一边联系精神病医院。在陈书平的开导下,蔡大叔同意将小蔡送往精神病院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小蔡的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要不是陈警官当时的坚持,我儿子哪有现在的状态。”蔡大叔每当看到陈书平都要拉着他到家里坐坐,给他倒上一杯热腾腾的开水。
学生狠心打人,警察耐心教育
2015年10月,陈书平接到一起关于5名初中生联合打伤1名同学的警情。接报后,陈书平立刻前往并调取了现场监控视频。可监控下的一幕却让他触目惊心,只见5名少年手持木棍、铁棍等工具,凶狠地向同学身上砸去。当天下午,他便找到了那5名打人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并依法对其中3名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其余2名因未满14周岁,免于处罚。但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问题该如何根治,该如何帮助他们走向正轨,陈书平陷入了沉思。他发现辖区内存在大量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诸多缺陷,加上社会和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及未成年人本身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不强等因素,是导致这群“不良”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陈书平便主动联合学校,为学生和家长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树立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经过长达5个月的教育后,那几名学生一改过往恶习,不再拉帮结派,学习成绩也逐渐好起来。今年2月,学生家属们将一面印着“执法为公,勤政为民——人民好警察陈书平”的锦旗送到陈书平手上。
曾经有人问陈书平,那么多的工作给你选择,为什么要选择边防?陈书平总是微笑着说:“我爱这身橄榄绿……”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