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宁德西洋边防派出所成立“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保平安

2020-07-28 23:55作者:2016-10-11 罗建荣来源:
    本网讯  “你们可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10月9日,霞浦县海岛乡西洋村渔民谢某握着宁德西洋边防派出所所长彭瑞安的手感激地谢道。
 
   原来,10月6日,该所及时启动“军民融合海岛应急救援机制”,组织“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和附近流动渔船展开救援谢某驾驶失去动力海上遇险渔船。由于救助及时,成功将谢某等2名渔民救起,并将失去动力船只安全拖致岸边,此举在部队驻地传为佳话。
     
   为有效增强海上救援形成合力,自开展“军民融合平安海区”创建活动以来,该所推动西洋乡党委政府牵头,整合海上救助资源,建立由边防派出所、海洋与渔业、村委会等部门共同组成“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共同开展海上救援。同时整合公边艇、渔业船等海上船艇资源,共同做好台风预警、落水人员搜救等工作,担负起全乡600平方公里海域的海上搜救任务,为海上渔船民生命生产提供安全救助保障。
 
    为了提升救援队员技能,该所联系霞浦县海洋渔业、海事处等单位,采取联合办班、外聘教员、参观见学等方式,强化对“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人员救援技能的培训,使其逐步掌握海上救灾救援技能。每季度还集中组织“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人员进行1至2次综合救援演练,不断提升“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队伍遂行救援任务能力。
 
    海上搜救最关键的是确定遇险人员、船只的位置。该所“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在以往搜救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探索海上搜救快速定位的经验做法。4月5日,霞浦县海岛乡宫西村渔民林某驾驶小船在海上遇到大雾被困15个小时,该所“军民融合海上志愿救援队”通过手机与其联系,应用岛礁定位的方法,将其成功救起,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海岛乡海域风高浪大,夜间容易发生船只偏离航道、触礁等事故。今年以来,该所先后4次组织“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开展夜间搜索演练,熟悉夜间海区特点和航行搜索技巧。去年11月4日21时,“闽福鼎渔运047XX”号船在霞浦县海岛乡西洋海域触礁,船体严重倾斜,接到求助警情后,立即组织“军民融合海上志愿救援队”进行营救,采用坐标定位迅速确定事发海域,并通过在搜救船上加装大功率指引灯,迅速找到遇险船只,将船上的11名船员安全转移上岸。
 
    海上搜救面积大、目标小,但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争分夺秒,为提高海上搜救效率,该所还注重提高海上救助警民联动协作能力,形成海上救助的最大合力。
 
    去年10月25日凌晨2时,浙江舟山籍“安丰XX”号货运船在霞浦县海岛乡海域触礁,由于船体满载仅5分钟就完全沉没,船员全部落水,情况十分紧急。该所立即组织8名“军民融合海上搜救队”人员分乘2艘大马力的船只,携带救援装备紧急赶往事发海域搜救,经过1个多小时航行,“军民融合海上搜救队”赶到事发海域,由于夜晚能见度低,无法短时间确定遇险船只位置,于是动员周边的5艘民用船只开展联合“拉网式”搜索,并成功发现落水群众,但由于海上风浪太大,几次尝试靠近翻覆船只施救都失败,后通过向落水群众抛掷救生衣和救生缆绳,最终成功将2名落水群众救至搜救船上。
 
    据了解,该所自建立“军民融合海岛应急救援机制”以来,组织“军民融合海上义务救援队”成功参与海上搜救18次,挽救21名海上遇险群众生命,为海上群众挽回财产损失1600余万元,得到各级领导批示表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