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执法办案的“质检员”
宁德渔洋边防派出所民警范小清有一个目标:
把辖区盗窃案压下去,给企业安宁,给群众平安
本网讯 临近夏季,霞浦县长春镇的天气已经开始慢慢热起来了,刚结束早会的宁德渔洋边防派出所民警范小清,衬衣背部还渗着汗水,可他来不及整理着装,便匆匆登上了去现场勘察的警车。
“今年是我当法制员的第九年,早已习惯了这种匆忙。工厂质检员负责产品安全,而我们法制员就是案件‘质检员’,为民警把好第一道关口,防止办错案或办瑕疵案。”9年办理500起疑难案件累积的执法实践心得,让范小清在法制员的岗位上越干越有成就感。
这次他要去的地方是离单位有十公里远的武曲村,那里有一起跨度二十几年的土地纠纷案正等着他去调解。
原来,早在1992年,武曲村村民陈先生的岳父因修建墓地而占用了隔壁老朱家的一小块土地。当时两家人口头达成协议,由老陈家用另一块土地补偿老朱家的损失。然而,前不久,陈先生突然改变主意,提出要拿回岳父当初交换的土地。但朱家人却认为土地是上一辈老人同意交换的,并已兑换过,因而不愿归还。商量无效后,陈先生故意将朱家人已种在地里多年的竹子破坏,并强行占有土地。
“这个案件的难点在于时间久远,当事人均已去世,我们必须想办法找到村里的其他老人了解情况。”在去往武曲村的路上,范小清和同行的民警整理着调解思路。
到达村里后,范小清并没有急着去纠纷现场,而是用了一上午时间走访知情群众,掌握充足信息。最终,范小清请来了村里比较有威望的长者和村委会成员一起加入调解。
“父辈们都决定了的事,而且已经过去二十几年了,就不要再计较了吧……”已经74岁的郭凤玉老人劝着陈先生。
“关于你的竹子,小陈是应该赔的,但是如果他不再追回土地,你能不能也不追究了?”看到陈先生有点儿动摇,范小清连忙做起朱家人的工作。
看到双方都有让步的意思,范小清将两人的手拉到一起,拍着两人的肩膀,像兄长一般语重心长地劝解道:“父辈们关系那么好,你们就为了这么点儿小事把这几十年的邻里关系毁了,值得吗?”
听了范小清的一席话,陈先生终于开口承认了错误,朱家人也表示不再追究对方责任。看见一场二十几年的是非最终在握手言和中画上了句号,范小清的嘴角浮现了一丝笑容。
近年来,随着霞浦核电站、洪江工业园区等7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落户渔洋边防派出所辖区。一时间,边防辖区人流、物流、资金流急剧增长,各类矛盾纠纷、盗窃案件频频发生,治安管控难度不断加大。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早一日抓住犯罪嫌疑人,群众担惊受怕的心情就早一日恢复平静。”范小清告诉笔者,他在心里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把辖区盗窃案件给压下去,给企业安宁,给群众平安。
今年1月,高罗旅游景区相继发生3起砸车盗窃案,给景区游客带来心理恐慌。案件发生后,范小清带领民警日夜兼程,连续奋战,通过走访排查、巡逻防控、蹲守设伏等方式,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并将其一举抓获。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们渔洋边防辖区盗窃案下降45%,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上升60%。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范小清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所长刘建明说。
努力付出的背后是一个个让范小清释然的成绩。在担任渔洋边防派出所法制员的一年多时间里,范小清共现场纠正民警执法不规范行为40余次,查阅案卷60余卷,从中发现问题300多处。其办理的17起行政案件在宁德边防支队和霞浦县公安局组织的考评中均被评为优秀;经他考评、审核的31起案件在上级组织的考评中被评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