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上交警队”拥抱“金娃娃”
来自宁德上汽园区交警中队的报道
本网讯 “晴日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林勇如是形容宁德上汽集团乘用车基地的交通环境。扬尘多、雨水多、烂泥多,这在常人眼里躲之不及,而林勇和队员们却习以为常,“也无风雨也无晴”,日复一日地坚守。
宁德上汽集团乘用车基地项目,属福建省重点工程,是宁德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殷切嘱托,抱到的又一个“金娃娃”。为了确保项目建设交通顺畅,宁德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宁德上汽园区交警中队。林勇,就是这个中队的负责人。
中队成立以来,克服天气、路况等诸多不利条件,栉风沐雨、泥走水,在烂泥地里执勤巡逻、疏导交通、救助群众,出色完成了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的工作任务,被群众称为“泥上交警队”。5月5日,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到中队调研慰问时深情地说:“上汽园区施工建设,泥土特别多,灰尘特别大,你们都在路上保障,辛苦了!”
通行五方案
兼顾“点线面”
2018年10月20日,宁德上汽园区交警中队应势而生,成为全市最年轻的交警中队。刚成立时仅1名民警8名辅警,后增至2名民警12名辅警,负责管辖104国道K82至K92的10公里路段及保障上汽园区2000多亩工地上近1000部工程车及其它过往车辆的安全通行。
今年51岁的林勇是土生土长的蕉城区人,今年4月13日,从警满30周年。2018年10月19日,他在第16届省运会开幕式安保现场接到调令,次日便带着8名辅警进驻上汽园区。
对于担此重任,林勇坦言:“这几年亲眼看到宁德大开发、大发展,能在这个节点参与建设、保障发展,特别是能为上汽这个‘金娃娃’探路,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
一进驻园区指挥部,正遇上汽园区配套工程——104国道旁三屿村整村拆迁,工程车来,搬家人往,繁忙异常。林勇带着队员们直接扎在路上,吃了5天快餐,最终顺利完成保障工作。辅警彭乃育说,那段时间一看到快餐就想吐。
中队管辖的104国道是蕉城区七都、八都、霍童、赤溪、洪口等乡镇及通往屏南县的出行之路,也是上汽建设工程车、设备运输车的必经之路。据统计,工地上近1000部工程车每天穿梭往返近万次,加上周边群众出行,每天路上途经车辆超过2万次。
如何既保障上汽建设车辆顺畅通行,又不影响群众出行,是个大难题。“我们前后制定了五套通行方案,对不同时段、不同地段、不同车型、不同任务,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林勇说。
针对“Y”型路况特点,林勇琢磨出“严管中枢易堵点,勤巡两翼主干线”工作法,每天在工地入口即“Y”型路的交叉口安排两名警员定点执勤、在两侧公路各安排一部警用摩托车巡逻、安排一部警车全线通巡,既管点、又巡线、还保面,各点位分工负责又互相支援,确保出口不堵、源头疏通,及时发现突发状况和拥堵情况,实时解决问题。
为了让园区机器设备早日进场安装,中队对3辆和3辆以上运输大部件设施的车队“贴身护卫”,主动派员到现场指挥协调,确保路上不耽搁。
“工地建设工期短、衔接紧,运输材料车辆如果路上耽搁进不了场,损失不可估量。”上汽建设业主单位之一、宁德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旺强说,“比如,被称为外界通往上汽园区生命线的七都溪特大桥,灌注一个桥墩要100多立方混凝土,需要10多部混凝土罐车同时供料,如果堵车,混凝土不能及时送达,会造成废桩、断桩等情况,而重新灌注则要一个半月。”
车胎“扛不住”
巡逻靠徒步
“交警中队办公室虽然设在园区指挥部,但工作地点却在路上,这点与入驻园区的其它单位不一样。”林勇说。
上汽工地三屿园区是填海造地,需填方5400多亩,总量500多万立方米。每天100多辆运土车在周边6处取土点来回穿梭,都要经过中队辖区104国道路段。加上104国道拓宽拆建改造,道路坑坑洼洼、泥泞异常,原本的“水泥路”都变成了“泥水路”。如果下雨,泥深之处可没过小腿。
这段“泥水路”平时车程不到10分钟,现在开车要走“S”形,巡逻一趟要花上半个小时,如遇打滑抛锚、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还要更长时间。
路况差,警车也经常“罢工”,爆胎、车窗被流石击碎等意外情况时有发生。中队成立6个多月以来,警车大修了9次、警用摩托车巡坏了2部。
5月1日11时左右,正在巡逻的警车又发生爆胎。林勇边换胎边诙谐地说:“这路,连警胎也扛不住啊。”
而警车没法开的地方,队员们则必须徒步巡逻。辅警陈昌栋说:“长筒雨靴是中队每个人必配装备,因为即使天晴,路上也都是烂泥,不穿雨靴根本没办法巡逻。”
太阳暴晒时,工程车扬起的灰尘让能见度不足5米。中队配备了防尘口罩,但戴着口罩在穿梭往来、噪声很大的工程车流中与驾驶员交流不方便,队员们经常用不上,执勤不一会儿,便是一副副灰头土脸的样貌。
长时间穿雨靴在泥里执勤,周边群众亲切地称随队员们为“雨靴哥”“泥腿交警”“小黄泥人”等等,而中队被称为“泥上交警队”。
可贵精气神
忠诚保畅通
上汽园区大小在建项目47个,计划2019年6月第一台汽车下线,10月正式投产,工期非常紧。工地建设至今不到400天里,下雨天气达到200多天,最多雨的一个月仅6天不下雨。
为了确保进度,工地上“大干晴天、抢干阴天、巧干雨天、干好每天”,交警中队的队员们自然也就没得休息,“晴天上硬路,雨天硬上路”,风雨无阻。
林勇说,虽然晴天能见度不高、雨天路又滑,执勤都很危险,但是那么多车在跑,在路上心里踏实些,出现意外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处置。
2018年12月20日19时10分,大雨。104国道三屿村到云淡村路段,6辆大货车发生侧滑,其中2辆横在路上,1辆车轮滑到路面沟里,造成大面积交通堵塞。队员们不顾一天劳累,一边疏导交通、安抚群众,一边紧急联系到2部挖掘机、1部推土机,运来沙子和谷壳。队员们和工人一起清除路面淤泥,铺上沙子和谷壳,用挖掘机顶住车辆,避免移动时再次侧滑,然后用推土机在车辆后面推着慢慢移动,一点一点、一辆一辆地把侧滑车辆推出受困地点。整个救援持续到次日凌晨2点……
今年3月8日下午,辅警黄奶育、黄铭灿、郑敬斌踩着齐小腿的泥坑,将群众不小心陷到泥坑的小车推出来,三个人变成“泥人”。4月26日上午,林勇在巡逻中帮助一摩托车群众检修启动熄火车辆,接着又帮助一货车司机把车推出泥坑……此类帮助群众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多时一天十多次。
“上汽园区交警中队被称为‘泥上交警队’,是党委政府和群众对这支队伍最大的褒奖和认可。”宁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昌平说,“队员们头顶烈日、身经风雨、脚踩淤泥,十分接地气,非常正能量,这正是这支队伍的精气神所在,难能可贵!恰恰体现了这支队伍胸怀大局、保障中心的赤胆忠诚,诠释了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初心本色,展示了勇挑重任、善打硬战的热血担当,体现了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