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民安的全能特警
本网讯 从军营到警营,从戎装到警服,变化的是制服的色彩,不变的是保家卫国、保护人民群众的初心。从警以来,李升凭着对公安工作的满腔热血,踏实肯干、冲锋陷阵、兢兢业业,从一个警营“新兵”成长蜕变为警营“教官”。
人物名片:
李升,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先后荣获2次嘉奖、2次优秀学员,2018年8月被福建省公安厅评为“宁德训练之星”,2018年获全市县级公安巡特警岗位技能比武斩获个人全能第一、79微冲应用射击个人第三的荣誉。
危急关头的“冲锋者”
巡特警队员,不仅要承担24小时的主城区街面巡逻,还要承担110指挥情报中心分派警情第一时间处置的重任。李升作为一名中队长,更是时时冲在前面打头阵,每逢有案情,李升就会立刻带队到达案发现场。
“有人欲跳楼轻生,请前往处置!” 2019年7月13日凌晨3时37分,正带队在街面巡逻的李升接到警情。李升火速赶往案发现场——某处正在修建的建筑工地,看见一名男子歪坐在19楼楼顶围墙上,肩膀被一名女子紧紧抓着。没有电梯可用,李升不假思索,拔腿就往楼上冲,仅用了3分钟,便与3名队员登上19层楼顶。迅速观察了现场环境后,李升马上做出救援分工,指派一名队员安抚轻生男子的情绪,而他自己则翻过围墙,沿着外圈仅60公分宽的雨水槽慢慢向该男子靠近,以伺机营救轻生男子。
“蹲下,不要动,不要动”,李升趁男子转头的瞬间,一个飞身扑向该男子,死死的抱住他。随后,其他队员一拥而上,一起将不断挣扎的男子控制住,带到安全地带。
营救成功后,所有队员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19楼离地50米,可以实施营救的范围只有一条围着半米高围栏的狭窄雨水槽,稍有不慎,李升随时都有可能跌落。所幸,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李升完成了惊险艰难的救援。
据了解,自今年6月以来,李升参与各项救援近百起,帮助群众200余人。
锤炼精兵的“磨砺石”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5年军旅生涯从“训练标兵”到“优秀侦察兵”的艰苦磨砺,培养了李升坚毅果敢的品格和过硬的实战技能,他也因此成为警队实战教官的预备人选。
为快速提升自我素质,更好服务队伍,李升积极参加各级警务实战教官培训,还不断自我加压,利用休息时间观摩各类教学视频,仔细推敲授课要点、难点和优点,认真总结出各类教学技巧。
2018年,李升在蕉城公安分局举办的第一期警务实战班中,被任命为训练教官。实战训练时间紧、科目多,但参训队员警务实战水准不一。为了保证好每位队员的训练效果,李升根据受训队员的警务实战能力,将队伍分成了两个批次,分别进行教学。分组训练既保障了整体教学进度,又保障了学员的休息时间,整体训练效果超出预期。但作为训练教官的李升,却将自己的课程排的满满当当,加班加点,连续上了12天的高强度训练课。
高空索降项目存在极大危险性,是巡特警队员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为了让队员克服恐惧,李升在日常训练中经常找机会示范高空索降动作。他还仔细挑选了几名身体素质好,对索降有浓厚兴趣的队员,开展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升的努力下,蕉城巡特警反恐大队高空索降项目得到了突破,还建成了一个5人的精兵小组,确保在日常救援中能够应对更多的挑战。
在李升和队友的努力下, 蕉城巡特警反恐大队荣获2018年度全市巡特警大比武 “团体第一名”。李升凭着出色的表现,取得了个人全能第一的佳绩。
忙而忘家的“狠心人”
因为分隔两地,加之工作繁忙,对于家人,尤其是妻子,李升总是充满愧疚。6月12日,交接好工作回到队里已是深夜,李升接到了妻子的电话。“你怎么还不回家,我都不记得你承诺过多少次要回来陪我了”,妻子轻声埋怨着。此时,距李升上次回家已经是3个月了。
今年6月,巡特警反恐大队正处于勤务新机制的转型期,李升在值班日负责任务对蕉城区所有警情处置,备勤日则负责主点部位执勤。工作任务量陡增,很多队员也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工作模式。李升在协调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后,还主动承担下训练提升大队队员警情现场处置能力的任务。李升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更遑论抽空回家了。
6月23日,儿子呱呱坠地,李升才匆匆请了陪产假。考虑到大队警力少、任务重,妻子和孩子有父母照顾,李升将原本14天的假期缩简至7天,便返回了工作岗位。妻子一面心疼来回奔波的李升,一面也忍不住对才出生的孩子抱怨:“你有个‘狠心’的爸爸”。孩子满月时,李升被抽调为分局教官组代表参加全市公安机关大比武,还是不能守约回家陪妻儿。李升说:“我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真的得感谢妻子为家庭的付出和默默的支持。”
“从特战到特警,穿的不再是军装,听得不再是军号,但永远是民族的脊梁,本色不褪,生死不惧,初心不改。”这是李升写在日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他也一直以这个标准在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负责,勤勤恳恳工作。谈到李升,大队长林春锦也满是夸奖,“团结同事、高度负责、敢于担当、善于创新,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极强,值得为他竖个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