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国门的“检察蓝”
宁德市检察院法警支队副支队长连峰的抗疫故事
本网讯 “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回家回家,想儿子了!”5月8日,宁德市检察院法警支队副支队长连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这之前,他参加为期15天的宁德市防疫外事组厦门机场现场协调工作,并已经在宁德市区闽东宾馆集中隔离了14天,可以回家和亲人相聚了。
4月10日,身为共产党员的连峰毅然“逆行”,投身战疫一线,成为宁德市防疫外事组厦门机场现场协调工作专班的一员,与队友们一起协助开展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以自己的方式守护国门。
“希望入境人员平安”
4月10日当天抵达厦门,经短暂的动员和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后,连峰和大伙们便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马不停蹄地到厦门机场启泰分流中心宁德窗口熟悉工作流程,引导入境人员。
信息核对,防疫政策解读,对带小孩、老人的旅客做好陪同安抚,安排到定点酒店集中隔离……有了他和队友们前期的充分准备,以及专班里的明确分工,现场井然有序。“希望入境人员都能平平安安!”这是连峰在值守时最大的心愿。
在专班里,连峰主要工作是信息采集、政策解读和情绪安抚等工作。对于分流到宁德窗口的入境人员,第一时间采集录入信息,每个人的旅行轨迹和健康状况都一一登记在册,确保一旦出现感染者可溯源。同时,向入境人员提供《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手册》《境外入厦人员厦门机场入境及健康管理操作手册》《严控境外疫情输入——一图读懂入境流程》等宣传册和单页并进行解读,让入境人员知悉口岸隔离观察的相关办法和流程。在入境人员入住酒店隔离观察后,他们还会逐个电话回访,了解需求,安抚情绪,掌握动态信息。
防护服穿在身上密不透风,没一会儿就浑身冒汗,口罩则勒得耳根生疼,呼吸时产生的水雾模糊了护目镜。8小时一个班的值守,摘下护目镜和口罩后,他的脸上满是深深浅浅的勒痕,记录着当班值守的忙碌和艰辛。
“家人支持让我心安”
时间紧迫!4月9日下午接到通知,次日就得出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家人细细商量。好在家里人都很支持他的选择,才使得他心安。
抗疫值守期间,他抽空给爱人发留言,待收到“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我们,你安心工作”的话语就是最幸福和心安的时刻。连峰知道,这段时间,他和家人的作息规律不一样,经常是爱人下班了自己还在值班,不方便打电话。抑或是等到结束一天的工作,他一回到酒店便沉沉睡下了。
“午饭记得及时吃,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这边一切都好!”这段时间里,他们家人之间更多的是通过微信留言简单沟通着,寥寥数语传递着关切和支持。为了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他们夫妻俩把儿子放在外公外婆家里,让二老帮着带。
5月8日,结束隔离观察后的连峰,迫不及待地飞奔回家。儿子见到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扔下手中的玩具,欢快地扑过来,喊着:“爸爸,爸爸,你回来啦!”“有些时日没见到了,都有点疏远了,在外期间跟他视频,都不怎么理睬我。”连峰笑着对记者回忆说。
这次一回家,连峰就带上爱人和儿子到海边度周末,补上“五一”小长假缺失的陪伴……
“为防疫工作尽己所能”
归来遇见同事、朋友,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每每这时,连峰总显得有点腼腆,说自己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能对防控疫情有所帮助。
而说起自己在厦门机场协助疫情防控的那个专班时,赞许之词却是一点也不吝啬。连峰说,他们之所以能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任务,得感谢自己所在的这个优秀团队,从组长到专班成员,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其间,这个专班还摸索出了“五个一”工作法,在政策解读、电话回访、协调沟通、台账报表、人员分流等各项工作上精益求精,搭起了入境人员与后方县(市、区)的沟通桥梁。“我只是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向队友们学着勇敢、学着担当,一起守住外防输入的战线。”连峰说。
其实,早在今年2月3日,连峰就已经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了宁德市直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应急突击队,走上防疫抗疫一线。连峰被安排在应急突击队第4队,并担任副队长一职,在宁德北高速口和宁德动车站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劝返等工作。
“我只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采访结束时,连峰再次道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