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行走在扶贫一线的生态女子巡回法庭
本网讯 8月7日,宁德市委政法委召开委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会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世雄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并对寿宁法院司法扶贫和生态女子巡回法庭给了充分肯定。
寿宁县下党乡生态女子巡回法庭既是书吧、茶馆,又是远程立案点、无讼文化实践基地,扎根下党,服务扶贫大局。
一、立足职能,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秀 ·
生态女子巡回法庭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审判庭生态、和谐、服务、保障的功能,先后出台探索建立生态修复、预防水土流失、惩治非法采矿、联动保护生态的意见,在全社会形成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积极向有关部门发出生态环境监管、保护等方面的司法建议,建立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机制、开展专项生态保护公益活动;为构筑和谐家园,推广生态修复,判处非监禁刑的毁林案件以赔偿群众损失及补植复绿、恢复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判后到案发地检查、验收,回访帮教,从司法保障角度修复受损生态。三年来,发出司法建议50多份、补植复绿15000多亩,有力推进生态县城建设。
二、立足便民,让服务零距离、全天候、低成本 ·
生态女子巡回法庭的女法官依托“巡回法律服务点”,开展“无讼林区”共建活动,确定挂点法官,公布热线电话,织密生态保护网络,完善协调机制,加强生态案件诉前指导和释明工作,加大环保案件诉前巡回调解力度。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在下党乡设立“点对点”网上跨域立案系统,依靠当地司法所的多元努力,向下拓展,让下党乡边远地区的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就地互联网上传立案,让当事人享受零距离、全天候、低成本、便捷式、高效率的司法服务,从而实现林业民事案件的无讼。
三、立足调解,让社会更和谐、更温馨、更美好 ·
生态女子巡回法庭以便民诉讼为核心,巡回审判为主干,无讼示范点为支撑的诉讼网络。依托乡镇综治机构、化讼联络员,编织一个强大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网络,采取诉调对接、妥善化解,实现诉讼调解与非诉调解有机衔接,对涉生态纠纷采取诉前、诉中、判后全方位调解,推进生态资源纠纷解决,让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镇。同时,为引导社会树立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在下党成立《人民法治》无讼文化实践基地,并利用巡回时上街头、下乡村、进学校、入企业,发放材料接受咨询,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开设讲座宣传法制。三年来,开展法律咨询30场次、发放便民联系卡3000多份、宣传材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来访咨询600人次、到校园上法制课24次。
四、立足振兴,让帮扶更精准、更贴心、更有效 ·
生态女子巡回法庭的法官们践行习近平三进下党精神,致力司法助力精准扶贫,积极开展重走党群连心路、四下基层四进家门服务。她们包村驻点扶贫、开设梦龙书吧、定制生态有机茶,帮助贫困制定脱贫计划、筹措帮扶资金、参与技能培训、帮助推销主要农产品、帮助落实社会保障,实行项目带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