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抗“疫”战场上的司法助理员:一场不平凡的考试

2020-07-29 00:03作者:2020-4-9 刘斐来源:

本网讯  “根据省政府启动一级响应要求,各乡镇取消放假,全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春节伊始,福安市司法局溪潭司法所助理员张琳虹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刚回到家的她咬了咬牙,还没来得及和家人说声“春节快乐”,便匆匆的踏上回村的班车。因为她知道,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坚守岗位,全身心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基本职责。


2017年,张琳虹考入司法行政系统成为一名司法助理员,同年12月在福安市司法局的推荐下,“90后”的她挂职溪潭镇陈家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陈家山村委楼办公桌上几本厚厚的工作笔记,记录着她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手到身经百战的村主干的点点滴滴,无论从争取项目资金到整治人居环境,从落实脱贫攻坚到矛盾纠纷化解,她总是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现在,面对今年挂职即将结束却突如其来的严峻防疫形势,她明白,这将是对她三年驻村挂职生活的一次“大考”。


戴上口罩,疾驰在2.5平方千米的“考场”


陈家山村地处溪潭镇西南部,环境优美,距离罗江街道仅有6公里,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大。村里常年有许多外来人员取水、爬山,春节期间村内更是会举办民俗活动,疫情防控压力巨大。面对严峻形势,张琳虹赶回村里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村干部和村里的党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入村卡口如何防控?防疫知识如何宣传?人员扎堆如何破解……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她与参会人员一一讨论研究并制定处理方案。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她一边电话联系镇上包片领导协调争取防疫物资,一边戴上口罩开始奔走于村里的每个角落。村委公开栏张贴公告、安装调试村委大喇叭、重点人员摸排监测……村里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她忙碌的身影。特别是在对入村防疫卡口如何进行设置的问题上,她经常往返村里的一条交通要道进行选址,拟定出入人员登记表,并多次上门协调几个村干部值班值守分工,确保防疫卡口设置规范,保证本村群众进出有序。


别起袖标,面对面回应1200多名“考官”


比起村间小道的奔波,张琳虹知道,村里1200多名群众就如同一位位“考官”考验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容不得半点马虎。比如,疫情初期,村里群众对防疫工作的不理解是摆在张琳虹面前的一道难题。“这疫情广播从初一就没停过,真是比麻雀还吵。”“我就出来晒晒太阳,和几个邻居聊聊天这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有生病,为什么要天天给我测体温。”对于个别群众的不理解,张琳虹总是第一个别起袖标,操着蹩脚的福安话,走街串巷当起防疫劝导员,耐心解答群众的各种问题。“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全体村民注意了,疫情严峻,尽量不要出门.....”也许是她三年的司法所助理员岗位练就了她亲和的态度和丰富的矛盾纠纷调处经验,大多数群众经她耐心解答后都渐渐的能理解和支持村委的工作。此外,为了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达到更好的疫情防控宣传效果,她与溪潭镇同事自编自导自演了溪潭镇防疫“三字经”宣传视频,推广溪潭防疫妙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宣传 (2)_meitu_1.jpg


履职尽责,从容不迫交上满意“考卷”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复工复产的不断深入,张琳虹的工作量每天都在增加。在村里重点区域张贴法律责任风险告知书、禁赌宣传单,对村内企业复工做好政策宣讲以及报表申报等工作占据了她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同时,帮扶贫困户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你好,现在去上班了吗?复工有什么问题吗?口罩有吗?”为确保挂钩的精准扶贫户及时返岗工作,她每天走访收集和充分评估疫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影响情况,帮助贫困户解决相关问题;入户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向贫困户派发复工口罩……经过她与其他村干部的不懈努力,截止目前,辖区内企业已基本完成了复工复产,全村5户贫困户中无一人因本次疫情返贫。但她心里明白,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时,一时的松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不闻鸣金不收兵,组织选派我到这里担任第一书记,我就是陈家山的人,必须全力以赴把防控工作做好,给乡亲们一个交代,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张琳虹信心满满地说。


柔肩担重任,巾帼显担当。像张琳虹这样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履职、担当作为的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她们将继续坚守,冲锋在前,穿梭在每一个需要她们的地方。也许你看不到口罩背后她们的样子,但是,请记住她们默默付出的身影!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