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本网讯 33岁的屏南县公安局屏城派出所副所长陈绍文,在基层扎根十年,他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个报警和求助,积极回应辖区群众对平安的期待,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群众,用忠诚担当守护一方平安。2016年至2019年,陈绍文连续四年被县局嘉奖,用甘做“螺丝钉”的精神,赢来群众的金口碑。
办小案赢民心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屏城乡地处城郊,下辖13个行政村,警情多、案件多。从警10年来,陈绍文面对的大多是小矛盾、小案件,他也始终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主动出击,快速侦破,破获了一起又一起关乎民生的小案,及时回应群众的期待。
2019年5月的一天早上,一名男子报警,称其停放在屏城乡西环路边的挖掘机被人损坏了。接报后,陈绍文立刻赶往现场 ,发现挖掘机是被人用细沙投入油箱内造成的损坏。案发现场泥泞不堪,无法提取有效痕迹物证,案发地又没公共视频,不能快速锁定嫌疑人身份。在重重困难下,陈绍文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调取附近路段的公共视频进行深入分析,并到工地开展摸排走访,剥丝抽茧般地调查下,最终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陆某,并将其抓捕归案。经审讯,陆某对其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近三年来,陈绍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共破获各类案件80余起,抓获嫌疑人36人,用实际行动赢得辖区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解矛盾促和谐
基层派出所民警即是平安的守护者,也是和谐的维护者。在面对大量劳资纠纷、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等矛盾引起的非警务警情,陈绍文就成了社区村居的“调解员”,始终坚持矛盾纠纷不扩大、不升级、不激化原则,把握调处矛盾纠纷、稳定社会治安的主动权,努力化解各类纠纷。
今年4月初,辖区坑头村大碑头村的卓某和卓某某在做农活时,因几棵竹笋的归属问题发生口角。双方情绪十分激动,卓某某更是一气之下将卓某皮卡车的挡风玻璃砸烂。事后,卓某认为卓某某态度恶劣,便联系了十几个亲朋好友到卓某某家讨 “公道”,而卓某某也不甘示弱,早已寻来十几个亲朋好友在家等候,一场群体性斗殴事件一触即发。
陈绍文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稳住双方情绪、分隔双方人员,弄清事情原委后,分别对双方的过激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耐心细致宣传法律政策、讲透情理,使双方深刻认识到一旦情绪失控将造成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得不偿失。经耐心劝解,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达成和解。卓某某承诺一定会将车辆挡风玻璃修好还给卓某,一场可能发生的群体性械斗得以及时制止。而这只是陈绍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和谐的一个缩影。
近三年来,陈绍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0余起,提升了辖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基层保平安
服务群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但陈绍文却能从细微处入手,做到实打实服务百姓。针对辖区群众超员接送孩子上学这一现象,他采取进校园、进村庄等方式向家长、师生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与赞许。如今,接送学生的车辆停放规范了,超载现象明显下降了。而每逢大雨、暴雨之时,他又能提前预警,每每冒着大雨前往容易出现山体滑坡、路面塌陷的地段开展巡逻,近几年共排除山体滑坡、路面塌陷等各类交通隐患17处。
今年5月7日晚,屏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其妻子在一不知名的山中迷路被困。接到求助后,陈绍文立即与同事开展搜寻工作,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尝试指导被困人员通过微信发送手机定位和周边环境照片。在多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2个小时,在一处山坡处成功营救该受困群众。自工作以来,陈绍文共服务救助群众120余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开展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中,陈绍文采取“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方式,驻扎在派出所和村居,与民警、辅警、村居干部一同走村入户,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积攒的群众关系,让他更好地融入群众、倾听群众,辖区的群众也积极配合这位“贴心人”的工作。他白天入户走访、安装门牌,晚上进行网上核对、上传信息,完成了2800户门牌安装工作。在攻坚阶段,陈绍文曾连续一个月没有回家,家中老人生病只能托付妻子全权看顾,小孩上学报名也无暇顾及。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对家庭抱有无限愧疚,却赢来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口碑。
扎根基层10年,陈绍文一如从警初日,守着初心,忠于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于奉献,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