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攥指成拳守护“少年的你”
2021-03-09 17:03作者:王淇锋 杨友忠来源:
本网讯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柘荣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托“1+3+N”模式,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2020年,柘荣县未成年人涉罪率5.3%,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零,与过去三年平均值6.4%、1.71%相比,明显下降。
1个联盟聚力
引领全社会联动
如何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让孩子们远离伤害、远离犯罪?这是家长之问,也是社会之问,更是柘荣县检察院多年来的关切所在。
2020年7月,柘荣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16个部门联合成立柘荣县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通过落细落实“八大工作机制”:即关爱留守儿童“133”、“一站式”办案救助、教育从业人员犯罪记录查询、校园安全防范、社会心理服务、“绿柳”基地帮教、“警校家”联动和合适成年人代表观护帮教机制,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检察机关‘一家’之事,而是‘大家’之事,更是‘国家’之事。”柘荣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谢恩宁说,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对于凝聚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等各方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综合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该县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工作列入县平安建设工作要点,纳入年度考评范畴,发挥考评的目标导向、工作指引和责任传导作用。县联盟办依据年度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抓好任务事项协商协调督查督办,并定期报告。
3个层面着力
保障全周期守护
“我们通过实施面向青少年的检察官以案释法教育制度,不定期深入校园开展‘小板凳’宣讲活动,提升在校师生法律意识。”柘荣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黄宜辉介绍,2020年以来,联盟各部门已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120多场,受教育师生4500多人次。
在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同时,该联盟着力于帮扶困难儿童,推动落实关爱留守儿童“133”工作机制, 打造“专职、志愿者、专家”三支关爱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谈心谈话、亲情聊天室、持续性帮扶”三项工作机制,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网络定期与父母会见;开展“精准脱贫·春蕾圆梦”助学行动等关爱活动,实施帮扶项目11个,走访贫困儿童363人,发放慰问金16.3万元。
与此同时,柘荣县检察院充分发挥“绿柳”基地帮教作用,启动定期思想报告、动员参加公益活动、安排专门心理疏导、阶段性教育座谈、微信建群跟踪观护等多项观护帮教机制。2020年2月,柘荣县检察院在办理陈某某等3名在校生故意伤害一案中,通过引导3人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并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及时作出不起诉决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N个基地助力
促进全方位成长
走进柘荣县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占地704平方米空间内,共设立了“法治篇、警示篇、自护篇,护航篇”四个展区,让每一名参观的学生感受到了法的魅力,学习到了法的知识。
除了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该联盟充分利用全县教育基地资源,依托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12个教育基地,积极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目前参观人数达近26000人次。
“检察院通过联合县政法各部门选派56名政法干部担任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黄宜辉说,针对学生年龄阶段,检察院确定了不同的巡讲重点,确保“法治进校园”全覆盖。与此同时,柘荣县检察院牵头县教育局、公安局落实教育从业人员犯罪记录强制查询机制,目前已查询9批次2003人次,排查出违法犯罪记录教职工2人,均已辞退。
今后,柘荣县将持续完善“1+3+N”模式,不断健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立体协调的治理架构,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共同体,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近年来,柘荣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托“1+3+N”模式,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2020年,柘荣县未成年人涉罪率5.3%,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零,与过去三年平均值6.4%、1.71%相比,明显下降。
1个联盟聚力
引领全社会联动
如何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让孩子们远离伤害、远离犯罪?这是家长之问,也是社会之问,更是柘荣县检察院多年来的关切所在。
2020年7月,柘荣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16个部门联合成立柘荣县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通过落细落实“八大工作机制”:即关爱留守儿童“133”、“一站式”办案救助、教育从业人员犯罪记录查询、校园安全防范、社会心理服务、“绿柳”基地帮教、“警校家”联动和合适成年人代表观护帮教机制,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检察机关‘一家’之事,而是‘大家’之事,更是‘国家’之事。”柘荣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谢恩宁说,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对于凝聚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等各方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综合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该县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工作列入县平安建设工作要点,纳入年度考评范畴,发挥考评的目标导向、工作指引和责任传导作用。县联盟办依据年度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抓好任务事项协商协调督查督办,并定期报告。
3个层面着力
保障全周期守护
“我们通过实施面向青少年的检察官以案释法教育制度,不定期深入校园开展‘小板凳’宣讲活动,提升在校师生法律意识。”柘荣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黄宜辉介绍,2020年以来,联盟各部门已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120多场,受教育师生4500多人次。
在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同时,该联盟着力于帮扶困难儿童,推动落实关爱留守儿童“133”工作机制, 打造“专职、志愿者、专家”三支关爱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谈心谈话、亲情聊天室、持续性帮扶”三项工作机制,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网络定期与父母会见;开展“精准脱贫·春蕾圆梦”助学行动等关爱活动,实施帮扶项目11个,走访贫困儿童363人,发放慰问金16.3万元。
与此同时,柘荣县检察院充分发挥“绿柳”基地帮教作用,启动定期思想报告、动员参加公益活动、安排专门心理疏导、阶段性教育座谈、微信建群跟踪观护等多项观护帮教机制。2020年2月,柘荣县检察院在办理陈某某等3名在校生故意伤害一案中,通过引导3人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并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及时作出不起诉决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N个基地助力
促进全方位成长
走进柘荣县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占地704平方米空间内,共设立了“法治篇、警示篇、自护篇,护航篇”四个展区,让每一名参观的学生感受到了法的魅力,学习到了法的知识。
除了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该联盟充分利用全县教育基地资源,依托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12个教育基地,积极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目前参观人数达近26000人次。
“检察院通过联合县政法各部门选派56名政法干部担任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黄宜辉说,针对学生年龄阶段,检察院确定了不同的巡讲重点,确保“法治进校园”全覆盖。与此同时,柘荣县检察院牵头县教育局、公安局落实教育从业人员犯罪记录强制查询机制,目前已查询9批次2003人次,排查出违法犯罪记录教职工2人,均已辞退。
今后,柘荣县将持续完善“1+3+N”模式,不断健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立体协调的治理架构,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共同体,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