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海上巡回法庭:风清气正融鱼水 碧海蓝天共和谐
本网讯 “这可真是一个暖心的‘法律大礼包’!”日前,在蕉城法院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办案点,干警们向与会企业代表讲解关于企业维权等相关法律知识,并耐心回答企业负责人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此次活动是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延伸司法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新兴海岛的一个缩影。两年来,聚集企业痛点、难点,通过深入民营企业问需求策,开展送法进企活动,送上法律服务包,增强中小投资者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走访三都海域民营企业20余次,把民法典新理念、新规则、新变化送到企业家身边,达到普法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重效果。
作为全国第一个海上田园式流动法庭,自2001年成立以来,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就负责管辖三都海域、陆域内的各类案件。近年来,巡回法庭干警秉承“风清气正融鱼水,碧海蓝天共和谐”的理念,践行“服务延伸、窗口前移”的便民模式,常年奔波在三都岛、海上110、海上渔排等3个巡回审判点。在“海上枫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府院联动、诉源治理新模式,全面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为三都海岛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立足辖区特色,积极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蕉城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减少纠纷总量”为工作重点,成立蕉城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实现行政争议的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三化解”,对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就地排查、就地化解,法官、调解员到渔排上、纠纷现场、当事人家中审理、排查、解决矛盾纠纷,做到一般纠纷不出乡村、甚至不出渔排就能得到解决,形成联动解决基层社会涉法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实现辖区涉诉信访量逐年平稳下降,最大限度实现了“就地吸附信访”“就地化解纠纷”。
根据辖区养殖企业多,且多为小微企业的特点,法庭依托蕉城法院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将相关机制成果推广至海上,帮助解决养殖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金融纠纷,助推企业的良性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提高了企业主动偿债率和偿债力,实现双赢效果。同时,在三都岛及海上渔排两处巡回办案点设置远程终端设备,为企业提供预约立案、网上诉讼、视频调解、法律咨询、信息查询等线上、线下“一站式”诉讼服务。
发挥审判执行职能,守护碧海蓝天。三都海上巡回法庭通过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协作联动,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防治污染和修复生态并举,努力探索生态修复性司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加强与海岛地方党委政府、海警、海洋与渔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建立证据提取、信息共享、案件通报、案件移送等相关制度,初步形成打击违法犯罪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合力。
坚持以案释法,组织干警选择典型案件到案发地开庭审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加大对涉生态环境保护刑事案件的审判力度,依法惩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宣判年度首起禁渔期非法捕捞案,判决被告人缴纳生态修复费用3000元,在本地县级以上主流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进行公益服务120个小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