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枫警”】用好“三利器” 共筑“安乐里”
宁德市公安局赤溪派出所全力“创枫”添彩“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本网讯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古称雁乐里,又称安乐里,素有蕉城“粮仓”之誉,先后被授予中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等多项殊荣。
近年来,作为“雁乐里”平安守护者的赤溪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当地发展大局,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用好“1+1+N”调解模式、“线上+线下”精准窗口服务、“平安雁乐”巡防队的“三利器”,为建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雁乐里”添砖加瓦。
构建“1+1+N”调解模式
让纠纷在家门口画上句号
赤溪镇下辖27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2.8万余人。由于辖区面积较广,一些偏远村庄发生矛盾纠纷,往往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多耗费一些时间,老百姓就多一分怨气,调解起来也更加棘手。
如何确保纠纷得以及时化解?赤溪派出所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实施“1+1+N”(即1警力+1警务助理+N调解小组)调解模式,做到警务下沉,让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画上句号。
2021年2月,赤溪镇小坛村村民黄某甲与黄某乙合作养殖鱼塘产生经济纠纷,双方在经济赔偿方面均不愿作出让步。为了及时妥善化解纠纷,赤溪派出所第一时间指派调解小组与当事人联系了解情况,经多番走访沟通劝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为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赤溪派出所与赤溪司法所共建赤溪镇公共法律服务站,聘请1名退休干部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成立“何蕉勤调解室”。同时,根据纠纷性质,分别邀请霍童法庭法官、镇级法律顾问、土地所干部、林业站干部及村干部等基层力量配合调解工作,实现多元化化解纠纷。
“线上+线下”齐发力
让窗口服务更加“有温度”
线下——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将服务前移,走出“家门”、主动上门,让服务更加精准有温度;线上——热线电话、网络咨询,实现全年户籍服务全在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赤溪派出所户籍窗口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便民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有温度”的户籍窗口。
2021年3月,该所民警、辅警在辖区走访时,了解到一男子因身体瘫痪行动不便,一直未能前往户籍窗口办理居民身份证,给生活带来不便。考虑到该男子的身体状况,户籍民警第一时间带着设备上门为其采集了照片等身份信息,并在证件成功办理后第一时间送至其家中,为其解除后顾之忧。
该所户籍民警介绍,除了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线下”服务,该所还将户籍服务搬到了“线上”。通过创建“赤溪派出所户籍微服务”微信群,让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向民警进行咨询和预约办理户籍业务,真正实现“沟通零距离,服务点对点”、全年365天户籍服务全在线……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建立“平安雁乐”巡防队
全时空护航辖区平安稳定
近年来,赤溪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吸引许多优秀的农产品企业入驻,不仅增加了周边群众的就业机会,也为赤溪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
为更好地让警务力量服务乡村振兴,该所以村级警务室为前沿阵地,组织辖区27个行政村(社区)成立由责任区民警、包村辅警、综治干部、村综治协管员等人员组成的“平安雁乐”巡防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真正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案事件的发生。
2021年4月,民警在深夜巡逻过程中发现一名男子行迹可疑,随即联合其他巡防队队员将其控制。经讯问,该男子正是此前在园区盗窃电动车的嫌疑人。
“在维护辖区平安稳定的同时,巡防队定期在各村开展‘雁乐夜话’警民夜谈会,通过与群众‘拉家常’的方式,收集群众对于公安派出所的意见建议,密切警民关系。”赤溪派出所所长吴建宁介绍,今年以来共举行“雁乐夜话”7场,收集相关意见建议10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