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枫警”】“渔港枫桥”守护最美海岸线
霞浦县公安局三沙派出所“三维”发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本网讯 今年以来,霞浦县公安局三沙派出所认真贯彻落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拓延矛盾调解宽度、渔港管控深度、旅游服务温度,将辖区特点与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沿海特色的“渔港枫桥”之路。
紧扣“矛盾不上交”
拓展调解参与宽度
“这赔偿标准你们各有各的说法,不如到我们渔港中心警务室,请专家、乡贤给你们理一理。”8月9日,在三沙派出所,民警一边将双方当事人老叶家属、老张请进派出所,一边说道。
原来,不久前,老叶在出海捕鱼时意外受伤。此后,其与船主老张数次就赔偿问题协商,却未能达成一致,矛盾越积越深。了解情况后,该所第一时间开展“民调进所”,请来保险机构、政府人员及“省级金牌调解员”黄光清深入了解双方的诉求和意愿。通过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一起涉海矛盾纠纷,缘何得以快速化解?这得益于三沙派出所“三个层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该所所长卓少春介绍,为了实现“矛盾不出渔港”,该所立足辖区涉海纠纷预见难、排查难、信息传递慢等特点,联合司法所整合海事、海洋、海关、城管、村居等单位,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商会、宗亲乡贤、渔业协会、宗教人士等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先后推出了“2+N”资源大整合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大联调“专家库”与村居“评理会”机制。
“村居‘评理会’主要针对距离较远、性质简单的一般邻里纠纷,交由宗亲乡贤、老人会、退伍老兵、老党员等参与调解。对于普通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案件,由派出所启动‘2+N’工作机制展开联调。”卓少春说,如果发生疑难复杂案事件,派出所将联合司法所,并邀请“专家库”成员展开大联调。
三项机制的互为补充,不断延伸着当地调解参与宽度。今年以来,该所共调解工伤事故、渔船碰撞、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60多起,海上死亡事故纠纷8起,理赔金额800多万元,调处成功率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100%。
聚焦“平安不出事”
挖掘渔港管控深度
三沙镇海岸线长40.2公里,辖区有码头及坳口118个、旅游民宿117家。每年,“中国观日地标”“观影栈道”等地标性摄影景点吸引着往来游客60万人次,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管控压力。
如何给秀美风景添上平安底色?三沙派出所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网格化+专班化+立体化”的渔港治理方式,用数智赋能、多元共治强化渔港管控。
“我们打破了以往‘各自为阵、单一执法’的壁垒,组建了一支公安、渔政、海警、海关、渔业执法、城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情报信息专班,建立定期或适时会商制度,经常性交流情报信息,并以整体联勤联动、协作共享的形式开展工作。”卓少春表示,一体化的联合作战模式,极大地优化了各方资源配置,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
在建设立体化防控网络上,该所依托三澳村“三无”示范村建设,牵头建起两支群防群治巡逻队,并购置1台无人机,开展“船巡+交通要道设卡+无人机巡逻+哨所值班”的海陆空全方位、多时段管控工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持续推进辖区智能防控建设,既降低了可防性案件发生率,又提高了破案率。
“针对海上船舶管理难题,我们在对船舶逐一建档的基础上,推出人船共管网格化模式。以10船为1网格,推选1名威望较高的船长为网格长,实行船舶奖罚‘连坐’方式,促使网格长更好地履职履责,也使各条船舶之间产生相互监督。”卓少春说。
把握“服务不缺位”
提升旅游服务温度
“包里的东西很重要,幸好找回来了,太感谢你们了!”8月3日,再次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提包时,游客吴女士拉着民警的手,心中有道不尽的感激。
当天,吴女士与家人在花竹观景台游玩拍照时,随手将手提包放在栏杆上。直到2个小时后,一家人才想起来,可再返回寻找时,手提包已不见踪影。因包内装有手机及重要证件,吴女士赶忙求助警方。经多方走访排查,1个多小时后,民警在一名精神障碍患者家中找回丢失的手提包。
打击有作为,服务不缺位。近年来,三沙派出所牢固树立游客“安全+满意+幸福”理念,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根据三沙发展全域旅游的构想,该所成立了古桶警务室,创新采用“定点+流动”“服务+宣传”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景区、民宿寻人、失物招领等便民利民服务。同时,派出所依托“所队合一”工作机制,协同刑侦组织开展“反诈同心同行”等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并立足警务室,通过定期下点宣讲、节假日“安保+宣传”等方式,集中开展防范宣传,不断提升群众安防、心防意识。为进一步健全涉游纠纷快速调处、涉游案件快查快处,该所还针对辖区涉游案件,创新提出涉游行政案件“轻案快办”概念,并开辟涉游案件“绿色通道”,切实提升涉游案事件处置效率。
今年以来,三沙派出所已救助救援伤病急难游客15人次,救助轻生跳海群众2人次,收到各类锦旗、感谢信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