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

蕉城法院: “四长”联调促和谐,高效解纷暖民心

2023-03-01 16:35作者:admin来源:蕉城区人民法院

本网讯  蕉城,虽地处东南沿海,但仍有部分乡镇位于内陆山区,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冲突也日益凸显,加之村民法律意识的欠缺,由此引发了许多关系村民生产生活的矛盾与纷争,给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民风淳朴的山区,山村群众崇尚以和为贵,发生纠纷时并不希望通过“对簿公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案件诉讼费、律师代理费、往返法庭的交通费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此外还要投入许多的人力和时间,使得许多群众在矛盾纠纷激化后才不得已诉诸法律。部分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法律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当纠纷发生时,他们往往不了解如何运用法律途径来解决,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局的共同努力下,“四长”联调工作机制应运而生。近日,蕉城区人民法院霍童人民法庭通过“四长”联调机制,成功化解了一起建筑物、构筑物倒塌、塌陷损害责任纠纷。


1-230301163F5A1.jpg


房主林某在霍童镇某村宅基地上建造房屋,房屋框架基本完工后,在做屋内隔断。2022年11月25日,林某在自建房内因砖墙倒塌意外死亡。死者林某家属与六位施工工人就补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争执不下。

 

为了平息双方对立情绪,化解矛盾,2022年12月7日,霍童人民法庭庭长与霍童镇司法所所长、死者所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联动对接,共同对案件情况、纠纷起因、根源等进行综合研判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背靠背、面对面调解,以便高效、快捷的处理双方矛盾。

 

法庭庭长王鑫认真分析了解案情后,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认真解读《民法典》及人身损害补偿相关法律责任,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友好协商化解纠纷,耐心做好各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促成当事人对补偿款协商一致。死者林某家属虽难忍亲人离别的伤痛,但也能体谅施工工人生活的不易,同意六位施工工人于2022年12月31日前合计补偿7万元。当日,霍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向霍童法庭申请司法确认,以赋予该调解协议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1-230301163K3W9.jpg


此次调解,是“四长”联调机制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组织贴近人民群众的地域优势,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多元化解中的参与、推动、规范、保障作用,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和新路径。2022年10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宁德市蕉城区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建立健全“四长”联调机制的实施意见》,创新打造“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村长/商会会长的“四长”联调机制,着力构建整体联动、无缝衔接、畅通高效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体系,推动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提升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022年以来,通过联调机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件,法庭干警在司法为民、便民司法的信念指引下,不断坚持和完善“四长”联调工作机制,致力于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努力实现“不让正义来得太晚、不让民意消于无形、不让法治留有暗角”的工作目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