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万人成讼率全市最低!蕉城法院这些方法真硬核!

2022-03-03 16:03作者:admin来源:

本网讯 万人成讼率,是指以某一地区的常住人口和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数为基数,每一万人当中,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等案件数。该项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治理效果及社会矛盾的激烈程度。

 

2020年,蕉城区万人成讼率为81.02件,同比下降47件,降幅为全市最大!而到了2021年,蕉城区万人成讼率则直接到达了66.84件,同比下降14.18件,万人成讼率为全市最低!

 

2020年3月25日,蕉城法院率先在全省法院成立诉非联动中心,从原有的诉调衔接模式向诉非联动格局转型,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抓中端、治微病”“抓末端、治已病”,创新“三端四式”诉非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减量工程。

 

2020年以来,蕉城法院民事一审收件10769件,委派人民法院调解平台7986件,诉前调解成功4322件,诉前调解成功率54.12%,诉源治理成效显著。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福建日报、福建法治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蕉城法院主动服务大局、着力践行司法为民、强力推进诉源治理、构建多元解纷“蕉城模式”等做法。

 

(一)拓展前端预防,构建“聚力式”诉非联动格局

 

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支持。2020年7月推动蕉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出台《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建立健全诉调对接诉非联动机制的意见》,将诉源治理、诉非联动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范围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矛盾化解中的作用,促进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性工作机制和多元化解纷体系。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设立特邀调解专项经费,申请将该项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按规定列支,足额保障。2021年11月16日,蕉城区委召开五届区委常委会第15次会议,听取了蕉城法院关于诉源治理和诉非联动工作的报告,会议决定:“由区财政安排2021年诉源治理补贴经费60万元,明年根据蕉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当安排诉源治理补贴经费,保障诉源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全面拓展诉非联动平台。与区委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发改委、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等24家部门、行业建立诉非联动机制,根据区域、行业、项目需要,对接综治网格,在全区设立11个诉非联动中心联络点,聘请121名特邀调解员和24个特邀调解组织,通过资源融合、力量聚合、功能整合、手段综合,将诉非联动中心打造成为在党委领导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平台,人民法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阵地,诉非联动内外链接的重要枢纽。

 

2强化中端化解,构建“靶向式”“全域式”诉调对接模式

 

服务发展大局,向重点工作纵深拓展。紧扣宁德市委、市政府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与有关部门联合成立蕉城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积极协调行政机关组成工作专班,依法参与清海引发的矛盾纠纷综合治理,加强矛盾纠纷就地排查、就地调处化解,成功调解案件14件,接受法律咨询600多人次。

 

服务民生需求,向重点领域纵深拓展。2020年5月联合金融机构成立全国首家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出台普惠金融纠纷调处流程和优惠政策,通过创新金融司法协同机制及职业化的金融解纷特邀调解员队伍建设,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多元、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解纷模式。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诉前化解普惠金融纠纷1026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56.22%,相关经验做法入选福建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精品项目,并作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第二批可复制创新成果进行全省推广。

 

服务营商环境,向重点项目纵深拓展。与宁德中院联合设立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深化府院良性互动,落实挂点企业工作制度,选派法官进驻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该中心成立以来共调处纠纷36件。与蕉城区司法局在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七都片区联合成立专项征迁项目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法治保障,目前该区246座房屋已全部完成征收工作。

 

3完善末端裁决,构建“集约式”分调裁审机制

 

优化智能管理机制。自主研发全省首个诉非联动管理平台,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新法标系统有效贯通,打破平台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司法确认和调解不成案件均可直接快速导转,防止“来回跑、翻烧饼”。2021年通过平台司法确认案件1208件。制定《员额法官办案绩效考核办法》《特邀调解员管理办法》,将诉源治理成效与员额法官、调解员绩效挂钩,以诉非联动智能系统的“参与痕迹”和案件数据为统计依据,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绩效考评系统。

 

深化繁简分流机制。制定《开展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进一步开展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机制改革规定的通知》,构建调裁一体、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机制,打好分调裁审组合拳。建立健全类案识别机制,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和其他呈现同质化、类型化特点的案件集中进行审理,实现庭询同步、合议同步、裁判同步,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快速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速裁快审机制。制定《关于民事纠纷快速处理改革推进方案》《关于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和规范分案机制的规定(试行)》,依托立案庭成立简案团队,集中审理全院70%的民事案件,通过集约送达模式和简式文书适用,打通简案速裁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简案团队共收案894件,结案865件,结案率高达96.76%,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由2020年的65日降至18日,极大提升了审判效率。

 

下一步,蕉城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指示要求,全面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化解矛盾前沿阵地作用,助推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建设“五高五美”现代化新蕉城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