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打造法治强市】将法治火种播撒闽东大地——宁德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2022-07-25 18:15作者:记者 王淇锋来源:福建法治报

本网讯  建设智能法治广播系统项目,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构建“村村响”普法新格局;结合“凤亭议事”制度,以“畲语”向畲村群众普及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提升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在全市掀起《民法典》宣传热潮……

 

宁德市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实施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和载体,将法治火种播撒在闽东大地,为“法治宁德”建设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谋划部署

普法机制不断健全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

 

宁德市司法局坚持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为核心,因类施策,精准普法。认真贯彻《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每年都制定《宁德市重点市直机关普法责任清单》,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签订“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责任状,不断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格局。

 

宁德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德市司法行政机关坚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全民普法的“龙头”来抓,将宪法、法律知识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并列入市、县委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程。同时,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单位分管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参加了培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

 

市直机关持续推进“法律七进”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扫黑除恶、禁毒宣传、民法典、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市、县两级还组建了10支“理论宣讲轻骑兵”普法员小分队,并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平安单位、综合绩效、精神文明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等考核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仅“七五”普法期间,全市开展各类专题法治宣传活动3000多场次,其中开展民法典、宪法专题讲座60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万多份。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市司法局还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法治县(市、区)创建、“文明城市”“平安建设”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全市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覆盖率100%。其中,福鼎市被评为国家级“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古田县和柘荣县被评为省级“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同时,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市共创建了10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8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多措并举

群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

 

6月初,周宁县司法局咸村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全县唯一的畲族行政村——云门畲村,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依托该村农闲时节经常聚在一块拉家常、对山歌的传统风俗,召集村民聚集围坐于村委楼前的“麟凤阁”内,由“法律明白人”同用“畲语”向村民宣传民法典相关知识。

 

为了让普法宣传被群众喜闻乐见,宁德各县市积极将法治文化融入地方民俗。

 

福鼎市将“畲族对歌会”“提线木偶”“嘭嘭鼓”等传统民俗文化与普法活动有机结合;霞浦县打造“田秀才”“土专家”“橄榄绿”“山哈唱”等普法志愿小分队。此外,寿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周宁县方言评书、柘荣县“小板凳”宣讲等创新普法形式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宁德市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进多元化普法队伍建设,将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民俗文化,丰富法治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坚持普法为民,为全市所有村(社区)选派律师(含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

 

“为了巩固发展媒体宣传阵地,我们持续加强在媒体上的普法宣传力度,宣传普法工作特色、先进典型、案例分析和法律常识等。”宁德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努力打造普法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多级联动的新媒体普法矩阵。目前,全市共有11家新闻网站开设《宪法进网络》等专题专栏,以图文、视频、动漫、H5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

 

创新载体

法治文化阵地不断发展

 

“口头养老承诺是否合法,可否解除?”6月7日18时,屏南县代溪镇代溪村上空准时响起普法广播,针对民法典中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具体实例,引导群众懂得通过正当合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一时间,这样的普法广播在屏南县11个乡镇中的110个村庄同时响起。

 

屏南县针对农村普法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普法载体,以乡村振兴试点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文明村、传统古村落等村(居)为重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智能法治广播系统项目,构建“村村响”普法新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宁德市司法行政机关找准契机,与浙江“牵手”,探索打造法治乡村建设新格局,满足闽浙边界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在宁德市司法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闽浙边界法治乡村走廊建设契机,福鼎市、寿宁县、柘荣县、福安市等地把建设法治文化提升到社会政治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立足自身特点、当前实际和群众需求,建设起具有一定规模、主题文化鲜明、法治氛围浓厚,集文化阵地、法治宣传、法治实践于一体的法治特色集聚区。

 

与此同时,宁德市司法局积极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宁德兰溪法治文化园,目前全市已建成法治主题公园(广场、长廊)142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81个,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力量、强化法治理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