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政法人风采】高圣斌:攻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拔钉人”
本网讯 他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拔钉人”,总能找到关键证据,为案件侦破提供坚强支撑;他是网络信息的循迹者,苦心查找违法犯罪线索,在迷局中抽丝剥茧;他是硬核反诈的宣传员,不遗余力推动宣防扎实深入,守好群众的“钱袋子”。他就是寿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高圣斌。
从警11年来,高圣斌长期致力于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今年5月又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
专业敬业的办案能手
2022年7月,群众吴某某接到冒充领导吸纳投资项目的诈骗电话,导致被骗127万元。对此,寿宁县公安局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经分析研判,专案组组长高圣斌发现,涉案嫌疑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且多使用虚假身份,破案线索少,案件侦办有难度。高圣斌带领专案组成员辗转北京、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昼夜不停,全方位追踪摸排,连续奋战6天时间,终将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审讯中,嫌疑人避重就轻,闪烁其辞,试图蒙混过关。如何以充分、确凿的证据让嫌疑人心服口服,高圣斌思考最多,也付诸行动。
他再次来到抓获李某等人的屋内,重新勘查现场,搜寻线索,力争找到更有说服力的物证。杂乱的房间里,电视柜上的一处异常,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柜子中层的抽屉,相较上下两层厚了一截。高圣斌小心翼翼地将抽屉拉出后,发现中层抽屉的木板下竟藏有暗格,而里面就放着该案的关键性证据。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嫌疑人李某等人的心理防线被扯开,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高圣斌也因此一战成名,但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进行了认真复盘。他常说,“在收集证据时,要由心入手、从细深挖,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工匠精神”,高圣斌逐步成长为一名办案能手、刑侦破案指挥员。仅今年以来,他就带队破获网络犯罪刑事案件78起,端掉犯罪团伙5个,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6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10余万元。
海量线索的分析师
作为与互联网浪潮共同成长的青年民警,高圣斌思维活跃、勤于钻研,面对不断翻新的网络犯罪手法,总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特别自2020年担任寿宁县打击治理新型网络违法犯罪办公室主任以来,如何有效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一直是他的心头大事。
2020年12月底,高圣斌牵头办理一起为境外博彩网站提供非法资金结算的案件。为了揪出幕后“黑手”,高圣斌带领专案组人员,从海量数据中一点点地抽丝剥茧,最终分析出该平台收款使用的7张银行卡、600多张下级代理涉案银行卡、多个网络赌博平台提供的银行账户,查出涉案金额高达5亿余元,关键涉案人员的身份也逐步浮出水面。
当大家认为案件即将告破时,高圣斌却敏锐地发觉,此案还存有疑点。于是,他又一头扎进卷宗里,几经串并研判,发现该平台还有下级代理招揽押注赌博等违法行为。随即,高圣斌带领专案组,经过近一年的缜密侦查,彻底查清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框架、经济来源、违法犯罪事实,最终,抓获犯罪团伙成员15人,成功破获寿宁县首起特大电信网络犯罪案件。
近年来,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高圣斌以“专班盯案、区域攻坚、合成作战”为思路,创新提炼技战法,电信网络诈骗“打防管控”质效大幅提升。2023年来,寿宁县电信网络诈骗破案数同比上升100%,整体工作成效走在宁德市前列。
硬核反诈的宣传员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如何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多发势头,捂紧老百姓的钱袋子?高圣斌的想法是,要发动群众力量,依托群防群控,织起全民“反诈”的防控网络,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那天,我接到一个陌生‘客户’的订餐电话,向我推荐特殊菜品,并要求先垫付菜金……当时我脑子一热,差点就转账了,还好高警官及时劝阻,挽回了我的损失。”茶馆内,志愿者朱女士用方言向现场的乡亲们讲述了自己,差点被骗的往事。
为充分发挥“疫苗”反诈宣传功效,高圣斌联合全县20余家单位,在全市率先成立“反诈联盟”志愿队,组建“反诈顾问团”,用“本土”案例教训,向群众“现身说法”,以身边人说身边事,帮助更多的群众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
“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能贪小便宜”……身边的故事让现场群众直呼,“感觉像亲身经历一样,千万不能上了骗子的当。”志愿者讲述后,民警再针对现场所述的案例,展开“以案说防”,并向群众讲解如何见招拆招、识破骗局,从而增强全民防诈骗的“免疫力”。
此外,高圣斌还发动网格员、房东、企业等力量,挨家挨户组建“反诈微信群”,拉起线上反诈宣防网,不定时推送反诈海报、视频、答题二维码等宣传材料,提升群众反诈意识。
今年来,高圣斌带领民警辅警、志愿者、反诈顾问团成员开展反诈宣传活动30场,共计劝阻潜在被骗群众3800人,减少群众经济损失200余万元,辖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比降15%,寿宁县“全民参与、全民反诈”的氛围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