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古田公安:小户口里的大民生 解民忧中的警民情

2025-06-04 15:46作者:小编来源:宁德公安、古田公安

本网讯  在户籍窗口的方寸之间,藏着群众生活的千头万绪。古田公安始终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指引,用跨越两县的档案追溯、抽丝剥茧的身份核查,让“黑户”38年的村民重获 “身份”,让困扰的双重户口难题迎刃而解。这些发生在户籍窗口的暖心故事,生动诠释着警民鱼水情。


微信图片_20250603163447.jpg


38 年 “隐形人” 的户口 “复活记”

 

1987年,阿吴(化名)从闽清县桔林乡嫁到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由于当时户籍意识淡薄,她未及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而原籍地家人误以为其户口已随婚姻迁出,便注销了她在桔林乡的户籍。就这样,阿吴成了没有户口的“隐形人”。

 

“没有户口就像没有身份一样,看病不能报销医保,坐车买票都困难,连最基本的社保都办不了。”阿吴的丈夫阿林(化名)回忆说。多年来,这个“心病”一直困扰着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让他们在享受各项惠民政策时屡屡碰壁。

 

2024年12月,阿林遇到正在走访中的古田县公安局水口派出所社区民警,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民警求助。了解情况后,水口派出所迅速启动“两县三所协作联防共建机制”,第一时间与闽清县公安局桔林派出所取得联系,两地警方携手展开一场跨越两县的“寻证之旅”大协作。


微信图片_20250603163514.jpg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桔林、水口两地派出所民警深知户口问题对年逾五旬的阿吴的重要性,面对时间跨度长、户籍制度改革、人事档案变动等重重困难,他们仔细翻阅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户籍底册、人口普查登记表等历史档案,核对每一条信息。另一组民警则深入村庄,挨家挨户走访阿吴的亲友、邻居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终于搜集到了阿吴曾在该村生活的证明。

 

为确保每一份材料真实有效,民警们反复核对、查询比对各类信息。经过不懈努力,一系列关键佐证资料终于收集完备,随后,民警以最快速度将材料上报户政部门审批。当看到阿吴的户口终于补录成功,今年5月19日,派出所第一时间为阿吴办理了户口和身份证。这场历时5个月的寻证行动,在水口、桔林两地派出所民警的全力推动下,阿吴注销多年的户口终于顺利“复活”。


微信图片_20250603163518.jpg 


双重户口的 “破冰之旅”

 

2025年5月21日,古田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接待室里暖意融融。一面印着“心系百姓暖人心 真情服务显担当”字样的锦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面锦旗是身处浙江的张某某(化名)特意委托弟弟王先生送来的,饱含张某某对城东派出所民警的深深感谢。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城东派出所户籍窗口接到张某某的来电:“警察同志,我的户口好像有问题……”张某某告知民警,自己与古田县城东街道辖区居民“王某某”实为同一人,存在双重户口的情况,为自己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才来请求帮助。

 

经城东派出所民警深入调查核实:当事人张某某于1976年出生,其母亲早年在南平建阳为其申报户籍,登记姓名为“张某某”。后因母亲再婚,张某某随迁至浙江绍兴生活。由于家庭关系长期不睦,父母双方缺乏有效沟通,1988年,其父亲王某在城东申请落户时,并不知晓张某某已在外省完成户籍登记,遂再次为其申报姓名为“王某某”的户口,最终导致出现双重户口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603163521.jpg


为厘清跨越37年的历史脉络,民警细心核查:一方面联系建阳、绍兴两地警方调取原始落户档案,确认 “张某某” 户籍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在古田档案库中追溯 “王某某” 的申报记录。与此同时,民警多次与张某某沟通,通过家庭成员口述还原事件全貌,最终锁定双重户口形成的历史成因。

 

2025年5月,城东派出所民警在收集了相关资料,并按规定上报审批后,成功为张某某注销了古田城东的“王某某”户籍,为其解决了困扰几十年的的双重户口问题。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民警工作的肯定,更见证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为民初心。

 

一声声真诚感谢,承载着群众的感激与信任,一次次户口补录,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心头难题。古田公安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极力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