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创新警务工作纪实

2020-07-29 00:02作者:汤清 2013-09-05来源:
    近年来,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坚持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着眼于保障和服务民生,着眼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推出了阳光执法办案系统、微型警务平台、军警便民服务队等新型服务载体,在提高执法办案质量,提升公信力的同时,不断拉近警民距离,打造新型民生警务品牌,形成了警为民、民拥警的和谐警民关系。
  阳光执法 “晒”出工作透明度
  近日,中学生小林在母亲的陪同下专程到蕉城三都边防派出所致歉。原来,小林的父亲几天前在一起打架纠纷中受伤,小林以为警方有意包庇打人者,就打电话把民警臭骂了一顿:“你们警察是不是收对方好处费了?别以为我们平民百姓好欺负!我要去网上曝光你们!”如何消除小林的误解?民警想到了“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将小林的手机号码录入平台,平台自动将账号、密码发送到小林的手机上,他就可以登录平台随时查看案件办理的状态、法律依据等信息。随后几天,民警在系统中随时录入案件办理情况,并通过系统给小林发送短信,终于让他消除了误解,于是就有了“登门道歉”那一幕。
  据了解,“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由蕉城公安分局与福建警察学院历时两年半共同研发,2012年10月上线运行。该平台建立在蕉城公安公众服务网上,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及可能妨碍正常执法活动的案件外,涉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平台查询案件办理的状态、当前措施的法律依据、当前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平台提出法定事项申请、提交证据材料、对案件满意度进行评价、给办案单位留言等。
  “您好,您咨询我单位关于您伤情鉴定结果的问题,经办案民警了解,鉴定等级为轻伤……”8月7日下午,蕉城公安民警坐在电脑前利用“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跟一起故意伤害案受害人开展交流互动。
  过去,群众想要了解案件办理进展或者要向民警提供进一步的涉案信息,都得到派出所找办案民警。有时遇到民警外出,群众只能白跑一趟。“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的建立,搭起了警民双向沟通桥梁,使警民沟通从过去的“面对面”变成了“键对键”。在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的同时,又有利于民警收录线索及证人证言,了解案件原始状态和客观事实,提高执法办案的效率与质量。此外,“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还专门开辟了“局长信箱”、“意见建议”、“社会监督”3个版块,用以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咨询,有利于强化执法活动监督,确保阳光执法、透明办案,杜绝执法不公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项重要工程,平台运行以来,实现了民警执法水平、执法能力和警民和谐关系的3个提升。今年上半年,根据接处警回访评价,蕉城公安工作群众满意率达97.23%,执法办案质量位列全市第一。
  微警务平台 筑起警民连心桥
  7月11日19时,新浪微博网友@黄马菲发布微博称,“蕉城区后岗某车行在车行门口人行道设置了停车标志牌,平时乱停车占用人行道,现在还设牌子,公共资源就这样公然被私有化了!”并附上了三张现场照片,并@蕉城公安分局“平安蕉城”新浪官方微博,要求蕉城警方处理此事。同时,该网友还@了宁德176_闽东论坛、新浪福建、东南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一时间该帖成了热点,众多网友纷纷评论转载。
  蕉城公安宣传部门在获悉此舆情后,第一时间联系交管大队了解相关情况,并主动联系记者跟随民警进行实地探访。7月12日下午,在蕉城南路该车行门前,民警果然看到了网友反映的人行道上的挡杆,上面还写着“贵宾客户停车处”,俨然把人行道当成了自家的“自留地”。随后,民警找来了该车行的负责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在民警的教育下,该车行负责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当场与民警一同将设置的停车标志牌拆除。民警表示,之后将在此设置禁停标志,严禁机动车占道停放。
  “平安蕉城”官方微博管理员在现场第一时间将民警处置情况对网友进行了回复,并在官博上发布。该微博在半小时内就被转发评论了20余次,阅读次数达到2000余次,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网友“yh寻觅”说道:“快速的舆情应对能力值得其他部门学习”,网友“伊桐-0885”表示,“蕉城公安政务微博与群众互动较多,发挥了实效,避免了形同虚设的嫌疑。”
  据了解,“平安蕉城”于2011年2月开通,成为蕉城公安倾听民意、反馈民声的重要平台,在为网友答疑解惑、回应舆情关切、宣传公安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平安蕉城”拥有粉丝2万多个,发布微博4500多条,答复网友提问3000多次。
  为顺应“微警务”时代的工作要求,建成全方位、多功能的网络民生警务平台,多渠道和广跨度倾听、接受来自群众的心声和监督,蕉城公安在夯实做强公众服务网、网上警务室、“平安蕉城”微博等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强化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013年以来,三都、霍童、城南、虎贝等派出所相继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关注处理群众关注的重特大刑事案件、交警执法、派出所接处警工作、户政业务办理等热点问题,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同时,蕉城公安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微警务工作与“创满意窗口”活动相结合,推广“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急事急办“绿色通道”、服务引导员等模式,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困难群众,推出登门、预约、错时服务,做到便民“零距离”、服务“亲情化”,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一键通”工程 实现全天候服务
  “真是想都不敢想,民警居然主动上门为我们修理家电。现在的公安工作真是人性化,服务这么细致,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了许多方便。”蕉城三都岛黄湾村村民难掩兴奋。原来,该岛军警便民服务队又下乡了,主动上门为有需要的村民排查维修家电。7月30日,三都岛首支军警便民服务队服务活动暨“一键通”工程启动,69名志愿者在宣誓墙上签名,许诺要全心全意为三都岛居民服务。
  据了解,三都岛属于港湾式岛屿,由于交通不便,造成许多服务性的行业不愿意上岛,当地居民外出也不方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少困难。为此,三都派出所结合日常工作,通过与三都镇党委政府、驻地部队交流沟通,创建出了一种以民警和驻岛官兵为主的治安管理和为民服务的警务新模式。军警便民服务队由69名具有相应特长和技能的民警、驻岛官兵、政府干部组成,定期为群众提供家电维修、民事调解、法律援助、扶贫助残等多项便民服务。
  除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外,军警便民服务队主要通过与“一键通”工程连接绑定,实现其核心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据了解,“一键通”工程共有8部军警民一键通呼叫器,分别安装在三都岛的8个行政村的主要街道。“一键通”灯箱由LED警灯、服务灯箱和警民信箱三部分组成,上面安装有红、绿两个按钮和一套电信语音系统,红色按钮为报警按钮,绿色按钮为军警便民服务热线。经过预先设置,可接通派出所值班室报警电话和警务区民警的手机。有了“一键通”,群众遇到困难需要求助时,只要在报警灯箱上按一下,就可以通过语音系统向派出所直接报警,无需经过110指挥中心转警,还可以直通警务区民警的电话,方便民警快速赶到现场。
  此外,军警便民服务队还成立了爱心基金会,第一次募捐活动就筹得2.5万元善款,这些钱将由宁德市鸿爱慈善会代管,专门用于救助三都岛的困难弱势群体。
  军警便民服务队新型警务模式的建成,开辟了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新阵地,在缩短接警时间、提高处警效率的同时,实现了24小时便民服务,促进了警民关系的和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