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宁德政法人风采】李艳:用心谱写当代女法官青春之歌
2021-04-13 17:19作者:admin来源:
本网讯 2005年,李艳经选调进入福安市人民法院工作至今。作为一名法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刚到法院,她曾想自己与法官仅一步之遥,骄傲和自豪将她的心装的满满的,但身为政治处的书记员,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不是案件、当事人,而是琐碎繁杂的人事、组织协调工作,而她一干就是五年,短短的“一步之遥”此时变成了咫尺天涯。
坚持做好后勤工作,坚守法律人初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5年的后勤书记员工作,没有让她感受到法官的威风、神气,而是见证了一线法官们的艰辛和不易,看到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实现公平正义的迫切要求。这些经历她更加坚定了当法官的理想,此时的她,想的不再是当法官的“威风、神气”,而是如何才能办好案,才能让百姓满意。于是,她在做好后勤工作的同时, 留心法官的办案过程和办案艺术,观摩法庭庭审,试着用法官的思维去记录庭审过程。接下来的11年里,李艳怀用一颗平常心,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逐步完成了从助审员到审判员再到法官的蜕变。
用心做好审判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作为长期从事刑事审判的法官,她勇挑重担,先后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的大要案。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一起涉黑案件,李艳通过制定时间计划表、拟定庭审预案,从审理、安保、舆情等方面具体明确各部门职责,统一协调规划,依托远程视频技术,逐一解决问题,确保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庭审历经5日,庭后连续加班加点制作分罪认定事实量刑一览表,化繁为简,将各被告人的量刑情节和最终决定刑期以数字化形式体现,还制作财产处置表,对涉案财产逐人逐项列明财产价值和其他事项,直观反映财产处置结果。这起重大涉黑案件李艳在短时间内快速审结,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良好的战斗成果。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用真情服务群众
李艳始终认为“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在审理一起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中,因多方原因,被害人亲属的经济损失一直得不到赔偿,导致被害人无法入土为安,而被告人亲属拒不赔偿的态度也引发被害人亲属的强烈不满。了解案情后,她先找到被害人亲属,在安抚其不满情绪的同时,也对其晓之以理,让其根据被告人亲属的实际经济能力来预估赔偿金额;接着又找到被告人亲属,以法理人情为着眼点,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终于打动被告人亲属,被告人亲属对她说:“李法官,就冲你对工作的这份态度,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代被告人赔偿被害人亲属的损失。”最终,该起案件在“情”与“诚”的感化下,双方达成了民事调解协议,被害人也入土为安,使这一历时多日的棘手案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避免了一起信访事件的发生。
自我加压孜孜不倦,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李艳深知法官对法律知识掌握不牢,就不可能做到公正、准确地办案。每晚,她都坚持和儿子一起在灯下看书,既给儿子树立一个学习榜样,也拓宽了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李艳在2012年顺利取得了厦门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学位。在工作中,李艳还一直保持着反思审判实践,并结合实践撰写学术调研的习惯,她撰写的涉及刑事方面审判实务调研文章,在法院系统研讨会上屡次获奖;此外,她撰写的案例、审判信息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多年来,她始终坚持身体力行地推动审判工作进展,得到领导的肯定,先后获得优秀选调生、十佳政法干警、全省基层法官办案标兵等荣誉。
延伸司法服务,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在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李艳还充分发挥女法官情感优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契机,积极开展法律延伸服务,深入基层宣讲扫黑除恶知识、联合妇联举办“模拟法庭”进校园、开展妇女儿童权益普法活动等,在友情、亲情与法律之间,她始终坚守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将“小家”融入“大家”,塑造了当代女法官所应有的英姿和从容。
坚持做好后勤工作,坚守法律人初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5年的后勤书记员工作,没有让她感受到法官的威风、神气,而是见证了一线法官们的艰辛和不易,看到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实现公平正义的迫切要求。这些经历她更加坚定了当法官的理想,此时的她,想的不再是当法官的“威风、神气”,而是如何才能办好案,才能让百姓满意。于是,她在做好后勤工作的同时, 留心法官的办案过程和办案艺术,观摩法庭庭审,试着用法官的思维去记录庭审过程。接下来的11年里,李艳怀用一颗平常心,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逐步完成了从助审员到审判员再到法官的蜕变。
用心做好审判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作为长期从事刑事审判的法官,她勇挑重担,先后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的大要案。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一起涉黑案件,李艳通过制定时间计划表、拟定庭审预案,从审理、安保、舆情等方面具体明确各部门职责,统一协调规划,依托远程视频技术,逐一解决问题,确保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庭审历经5日,庭后连续加班加点制作分罪认定事实量刑一览表,化繁为简,将各被告人的量刑情节和最终决定刑期以数字化形式体现,还制作财产处置表,对涉案财产逐人逐项列明财产价值和其他事项,直观反映财产处置结果。这起重大涉黑案件李艳在短时间内快速审结,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良好的战斗成果。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用真情服务群众
李艳始终认为“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在审理一起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中,因多方原因,被害人亲属的经济损失一直得不到赔偿,导致被害人无法入土为安,而被告人亲属拒不赔偿的态度也引发被害人亲属的强烈不满。了解案情后,她先找到被害人亲属,在安抚其不满情绪的同时,也对其晓之以理,让其根据被告人亲属的实际经济能力来预估赔偿金额;接着又找到被告人亲属,以法理人情为着眼点,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终于打动被告人亲属,被告人亲属对她说:“李法官,就冲你对工作的这份态度,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代被告人赔偿被害人亲属的损失。”最终,该起案件在“情”与“诚”的感化下,双方达成了民事调解协议,被害人也入土为安,使这一历时多日的棘手案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避免了一起信访事件的发生。
自我加压孜孜不倦,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李艳深知法官对法律知识掌握不牢,就不可能做到公正、准确地办案。每晚,她都坚持和儿子一起在灯下看书,既给儿子树立一个学习榜样,也拓宽了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李艳在2012年顺利取得了厦门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学位。在工作中,李艳还一直保持着反思审判实践,并结合实践撰写学术调研的习惯,她撰写的涉及刑事方面审判实务调研文章,在法院系统研讨会上屡次获奖;此外,她撰写的案例、审判信息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多年来,她始终坚持身体力行地推动审判工作进展,得到领导的肯定,先后获得优秀选调生、十佳政法干警、全省基层法官办案标兵等荣誉。
延伸司法服务,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在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李艳还充分发挥女法官情感优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契机,积极开展法律延伸服务,深入基层宣讲扫黑除恶知识、联合妇联举办“模拟法庭”进校园、开展妇女儿童权益普法活动等,在友情、亲情与法律之间,她始终坚守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将“小家”融入“大家”,塑造了当代女法官所应有的英姿和从容。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