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龚飞:爱“逛街”的平安卫士
记寿宁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林龚飞
本网讯 随着夏天临近,寿宁东区的梦龙广场和沿街步行人群逐渐热闹了起来。吃过晚饭后,常年巡逻东区的寿宁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林龚飞便开始“逛街”——既要帮忙保管群众遗忘的车辆钥匙和手机,又要通过微信发布信息协助寻找走失人员,还要为群众提供交通问询、领路到点等便民服务,更甚者还得化解夫妻矛盾、轻生救助、在逃抓捕等。暖心之举,让山城的人们格外安心,他凭借日均2万步的巡逻强度,不仅长期霸榜朋友圈,更是给地区治安稳定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辨小偷:
人海里寻找“老熟人”
以巡特警反恐大队为起始点,“逛街”前往东区必经日升大厦公交站点。根据寿宁公交车人流量规律,每每到这儿,林龚飞都会放慢脚步仔细观察周围。“这里是县城的中心枢纽站点,以前常常发生盗窃案件。”林龚飞说,“在公交站点伺机行窃的小偷大都不像普通行人 关注到来的公交车,而是在站台上转来转去,专盯行人的包或者手里的手机。一旦遇到可疑人员,上前简单盘查几句,有时就可以防范一起案件的发生。”
林龚飞的手机里有两个特殊的“相册”,里面存着辖区抓获的每一个小偷照片和近期发生盗窃案件的嫌疑人照片。由于常年反复查看,这些二维图片“生成”的样貌、年龄等数据已刻入林龚飞脑海里。近期蹲守的目标嫌疑人——惯偷“吴五”,便是他和同事们根据报案人提供的情况等经过反复研判而确定的。虽然戴着口罩给“吴五”提供了较好的隐藏手段,但是身型和眼神却无法改变。今年2月的一个晚上,这名“老熟人”被巡逻中的林龚飞逮了个正着。
“看到处处警灯闪烁,感到更安全了,跳舞都更有劲。”这是刚在梦龙广场跳完广场舞的群众刘阿姨发自内心的感慨。每日19时,寿宁县公安局都会启动新时段城区巡逻防控模式,2台巡逻警车、2组步巡人员,从寿宁城区巡特警反恐大队驶出,驶入全县大街小巷,全力守护着山城的安宁。
伸援手:
昏暗时刻的“暖心人”
若被问“安全感从何而来”,林龚飞总是答曰:“每当茶余饭后,在微风徐徐的蟾溪河畔、美丽的廊桥上,就能见到戎装守卫的公安民警。我想,这就是安全感吧!”
去年7月的一晚,林龚飞正在开展例行街面巡逻,途经东区杨梅桥时,看到有一名女子身体蜷缩坐在桥的护栏上。此时已是21时许,主干道的路灯在天色的映衬下略显昏暗,而女子则明显情绪沮丧、面带泪水。职业的敏感性让林龚飞顿觉不妙,上前先拉住其胳膊并询问,女子转身看到被民警抓住手臂时,情绪更加激动,不顾一切想挣脱跳进河里。现场民警、辅警当机立断,合力将该女子抱下桥面并将她带到安全区域。
随后,林龚飞努力尝试与女子进行沟通,经过耐心的反复劝导,女子终于从刚开始的一言不发到打开心扉。原来,其因近期遭遇感情破裂导致情绪抑郁,遂产生轻生念头。林龚飞联系上其家属及朋友到现场,并叮嘱家人要多关注其情绪和动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悲剧的发生。家属对林龚飞的及时救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维护社会稳定,靠的绝不仅是双脚,更是执着和智慧。林龚飞坚守在巡逻岗位上,用劲、用心、用情当好守卫一方的平安卫士。这正是林龚飞爱“逛街”的真正内涵。
快处警:
举步生风的“突击手”
“逛街”巡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处警现场。今年3月,林龚飞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要立即抓捕一名出现在紫来桥头的在逃人员。正在巡逻的林龚飞与队员们此时距离桥头只有百米距离,警务通手机传来一张嫌疑人的照片,一段关于嫌疑人轨迹的简要描述就是民警们实施抓捕的全部线索。面对有一定反侦查意识的嫌疑人,林龚飞带领警组成员迅速出击、层层围捕,在嫌疑人即将转入后叶巷时成功将其堵截。然而,狡猾的嫌疑人却向民警供出其胞弟身份,试图蒙混过关,没想到被林龚飞一眼识破。在他的层层追问中,嫌疑人心理防线被攻破,如实供述了其真实身份及违法犯罪事实。
据林龚飞介绍,队里在承担了城区接处警任务后,相对于之前的巡逻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巡逻防控力量与巡逻范围,真正实现了城区巡逻防控工作全天候、全覆盖。城区巡逻防控工作实行24小时全时段覆盖,巡逻时间分7:00-19:00、19:00-次日7:00两个时段。每组由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配备2名民警、3名辅警和1只警犬担负,全部按照“三班两运转”的模式开展巡逻防控……
“常态化的巡逻勤务机制是寿宁公安机关不断适应社会治安新形势、构建新时代治安防控体系的需要,是纵深推进‘平安寿宁’建设的重要举措。”寿宁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许丰表示,寿宁警方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面巡逻防控的运行机制,全面贯彻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