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政法人风采】郭锦峰:手握笔杆的司法警察
本网讯 2017年9月,郭锦峰同志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古田县人民检察院,成为一名95后司法警察。入院仅仅三年多的时间,郭锦峰同志完成了从司法警察到宣传工作者的蜕变。无论是作为法警还是宣传工作者,他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曾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宣传工作者”“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培训班优秀学员”2020年度“宁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
勤勉尽责
当好检察院里的一颗"螺丝钉"
入院以来,郭锦峰同志始终秉持努力为检察工作添砖加瓦的工作理念,对组织做出的每一次岗位调整均积极服从配合。他既能做好法警日常值班,也能完成办公室材料撰写、上传下达等有关工作。在接手扶贫联络工作后,他加班加点完成联络任务,为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接手检察宣传工作后,他满腔热血全力提升本院宣传质量。每当同事问他:“你会不会更加喜欢干法警的老本行?”他总会笑着说:“都是为古田县检察院工作,在哪都一样。”他把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化为平凡工作的忘我坚守,正是这种“螺丝钉”精神,让他在各项工作领域都能有所收获、干出成绩。
精益求精
追求极致的检察"工匠"
做好检察工作,需要追求极致的执着、久久为功的毅力、真抓实干、创新创业的“检察工匠精神”。或许对于外界而言,检察官才是检察院的形象代言人,但是殊不知,综合行政工作者对检察事业发展起到了浓墨重彩的作用。
不久前,郭锦峰同志喜得一名千金,但他还来不及享受“小棉袄”带来的喜悦,便背上行囊参加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培训班,培训过程中因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培训结束后,他依旧没时间陪伴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而是日夜坚守在办公室完成检察宣传工作。面对繁杂的工作,他从无怨言,总笑着说:“没关系,我来做,时间挤挤总会有的。”这句话的背后是他挑灯夜战的背影,是他放弃假期的缩影,是他埋在心底对孩子的无限亏欠。
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宣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始终以求极致的精神对待每一篇稿件,即便在他生病住院期间,依然一边挂着点滴一边撰写宣传稿,确保工作不因他而耽搁、保质保量完成。
深耕细作
宣传工作的“行家里手”
择一事终一生,爱一行专一行。郭锦峰对检察宣传工作倾注了一百分的心血,我们时常可以看见他“游荡”在各个业务科室沟通交流业务宣传工作,也能看到他凌晨过后坐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揣摩文稿。就是这种热爱检察事业的精神, 让他的宣传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同事们口中的“宣传达人”。
2020年接手宣传工作以来,郭锦峰同志在“两微多端”上共编发新媒体作品1294个,其中原创微信183篇,被高检院、省、市院及市级以上纸媒刊物采用179篇次。其所编发的微信报道《“守护公益检察行”|古田检察依法对非法倾倒、处置1079吨危险废物的污染环境案提起公诉》一文被最高检、省院官方微信转载报道,有效普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编发的微信报道《湖长+检察长,联合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共同守护美丽翠屏湖》获得最高检官方微信、检察日报、国家水利部官网肯定与推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郭锦峰同志身上忠诚、敬业的特质,反映了新时代年轻政法干警的新风采。他深知这不是终点,表示要时刻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守检察人的信仰和精神,传承“崇法慎行,追求极致”的古田检察院训,继续奋勇拼搏,为古田检察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