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跟踪“老赖”,“执行天眼”显“神威”
本网讯 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是执行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三难”问题,随着“点对点”“网络查控”等信息查询平台的建立,查询被执行人财产更加高效便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被执行人财产难找的问题。但被执行人躲避执行、下落不明等“人难找”问题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解决途径。
为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古田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引入“执行天眼”系统,借助高科技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出被执行人工作地址、居住地址、历史轨迹等信息,足不出户便可精准定位被执行人行踪,有效打击对被执行人“躲猫猫”、“人间蒸发”等规避执行行为。
日前,古田法院通过“执行天眼”系统成功定位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被执行人余某甲,对其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
余某甲与余某乙民间借贷合同纠纷一案,2017年7月古田法院作出判决,要求余某甲偿还本金60000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因余某甲未履行判决义务,余某乙向古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古田法院受理后,经查控发现被执行人余某甲名下有小轿车一辆及退休养老金,并立即对以上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根据申请人余某乙提供的余某甲的移动电话,多次电话要求限期履行、勒令余某甲将小车提交古田法院。被执行人余某甲却将法院电话“拉黑”,因无法联系被执行人,无法确定其行踪,该案执行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为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执行干警将该案情况向院领导汇报后,启动天眼进行定位。根据该系统反馈的情况发现,余某甲在福州市五一南路某位置和湖东路330号附近频繁出现,于是立即派出干警前往福州锁定被执行人的准确位置。经过排查确认,余某甲在福州五一南路某物业公司从事保安工作。根据确定的位置,为避免被执行人逃脱,执行干警立即重新拟定抓捕方案,另行安排干警6名进行抓捕,经过精心细致的安排,于8月20日晚将被执行人余某甲成功抓捕,带回古田法院。
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解,因双方当事人矛盾较深,无法达成和解协议,余某甲一时也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次日凌晨,将余某甲送往屏南拘留所司法强制拘留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