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宁德

福鼎市人民法院多措并举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2020-07-28 22:55作者:2019-11-21 龚丽雯来源:

以问题为导向 以满意为标准


    本网讯 今年10月9日,在福鼎市法院每一位员额法官的办公室,一份《审判管理情况通报》悄然摆在了案头。翻开《审判管理情况通报》,该院33名员额法官的姓名依次排列,其后详细标注着他们在9月份的案件结收情况。一份详实的通报,引出了33种不同的心境。数据优者松了口气,落后者则红脸冒汗,或暗下决心。而这一幕,即是福鼎市法院近来的每月常态,亦是该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成果缩影。


2019年9月27日,福鼎市法院前往红茗洋革命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jpg

2019年9月27日,福鼎市法院前往红茗洋革命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鼎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穿始终,通过学和做结合、查和改贯通,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与审判质效,推动法院工作迈入新阶段。


2019年9月27日,福鼎市法院前往红茗洋革命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加强审判监督 提升审判质效


案件质效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加强审判监督和提高审判质效,该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审判监督和提高审判质效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强化案件审理期限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审判质效提升驶上“快车道”。


“该规定施行后,限定了案件审理过程中重要节点的期限。”福鼎市法院立案庭负责人林小玲告诉记者,现在,立案庭立案后,2个工作日内要向业务庭移交卷宗,业务庭收到立案庭移交的卷宗,要在7个工作日内启动送达程序,极大地缩短了案件审理过程中重要节点的期限。


2017年2月13日,福鼎市法院设立执行服务中心便利当事人咨询执行案件。


为有效管控长期未结案件,该院实行月通报制度,对于自然审限超过6个月以上未结的诉讼、执行裁判案件和自然审限超过1年以上未结的执行实施案件情况,审判管理办公室将在每月月初进行通报,并督促承办法官、执行员在规定期限内审执结案件。


同时,审判管理办公室逐案跟踪自然审限超过5个月未结的刑事、民事、行政及执行裁判案件,综合分析流程管理和审判质效数据反映的审限管理问题,并在5个月届满时向业务庭承办法官发出预警通知,以预防和纠正办案拖拉行为。


“这项制度运行以来,福鼎市法院自然审限超过6个月以上未结的审判类案件已基本控制在20件左右。” 福鼎市法院审管办主任李显清说,这是福鼎市法院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为平衡法院各部门人案配比,该院还实行收案动态调整工作机制,针对各业务庭及员额法官短期内新收案件出现大幅增加、大幅减少等严重失衡情况,实行动态调整、人工干预分流,避免因一段时间内大量案件堆积在同一承办人或业务庭中而导致案件审理周期拉长,实现均衡结案。


升级执行服务 便民高效贴心


走进福鼎市法院执行服务中心,执行接待室、复印机、等候休息椅……一系列人性化的设置引入眼帘,当事人来到该中心,便可享受与执行法官面对面交流,进行案件查询、执行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能满足执行案件当事人基本的执行事务需求。


“‘升级’后的执行服务中心真是令人省心,有了固定的法官值班,再也不用担心出现找不到案件承办法官的情况了。”今年8月,被执行人叶某某在申请保留最低生活保障时如是说。


2019年11月8日,福鼎市法院法官开展“我是党员、我在行动”送法进社区活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鼎市法院在落实司法为民上持续下功夫,对执行服务中心进行回头检视,并作出‘升级’,在这里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福鼎市法院执行法官朱轶告诉记者。


过去,执行法官长期在外办公,当事人来到法院常常找不到承办法官,于是福鼎市法院在全省法院创先设立执行服务中心。为了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理念,今年6月,该院执行服务中心转变以往五名法官一周轮流值班制度,升级为固定一名法官配一名法官助理的全程接待模式,并实行“清单销号”制,制作接访台账,对无法当场办结的事项填写“专项执行任务单”。任务单分为上下联,上联根据当事人的诉求与内容分类不同等级;下联为指挥中心存根,任务单移交指挥中心后,再由执行指挥中心按照类别分配具体承办法官,切实解决了以往“执行法官人难找”的情况,极大地便利了当事人与法官的联系。


“法院还安排专人对‘专项执行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督办考核,对办理不及时、不到位的进行通报并纳入执行绩效考评。”福鼎市法院工作人员如是说。据了解,该举措实施以来已发出“专项执行任务单”530余件,办结310余件,老百姓对这种“升级”后的执行服务模式赞不绝口。


推进繁简分流 群众获得感多


对于人民法院来说, 主题教育是否有质有效,关键在看司法质效是否得到提升,群众诉求是否得到满足。如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针对“案多人少”这一法院工作的痛点,福鼎市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有益探索。


今年6月,该院结合内设机构改革,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以三大诉讼法为基础,按立案、刑事、民事、执行等专业领域分设,将原有的15个内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精简为刑事办案团队、民事办案团队、民事速裁团队、综合办案团队以及快速执行团队等8个机构部门,并通过修订《福鼎市人民法院关于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和规范分案机制的规定(试行)》,持续深化“分调裁”机制改革,合理确定诉讼、执行的简案标准,优化简案分流规则,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杠铃型”办案专业模式。


“机构重组后,我们在立案庭特设一名分流员,按照30%法官办理70%简单案件的理念,在案件受理初期,将相当一部分案件事实清楚、无实质性争议、诉争标的小的民商事案件分流至民事速裁团队集中办理。而剩下的‘疑难杂案’则交由更专业的审判团队集中精力审理。”林小玲告诉记者,这样的“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不仅带来了办案质效的高速提升,将法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今年4月,在受理福鼎某服装厂与22名工人的劳务纠纷一案时,该院在取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适时启用繁简分流机制,仅用不到1小时,就将双方积蓄3个月的矛盾纠纷顺利化解。


“本来以为告上法院也是一条漫长的诉讼路,没想到法院的效率这么高。”在与服装厂老板签订调解协议后,其中一名工人老王这样感叹道。


据介绍,今年1-9月,福鼎市法院共受理案件6573件,同比下降3.69%,已结5619件,同比上升1.12%,结案率85.46%,同比增加4.06%,案件结收比已连续三个月位居宁德市基层法院第一。


深化改革创新 践行司法为民


今年10月15日,福鼎市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调解当事双方均未到现场,而是远在河南,通过“福建移动微法院”参与了调解过程。


原来,2018年3月,吴某某因资金紧张,向吴某借款28000元,并手写借条一张。吴某当即将一张以自身名义办理的信用卡转借吴某某,但因吴某某未在约定时间偿清欠款,多次催讨无果后,吴某将吴某某告上法院。


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楚、标的不大,而当事双方皆有调解意愿,但又因远在河南往返不便,承办法官便向双方介绍移动微法院的使用方法,在征求俩人同意后,通过认证邀请进入移动微法院平台,最终在线上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实现了百姓打官司“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不用跑”。


这场跨越时空的调解,是福鼎市法院首次运用移动微法院的实战成果,同时也是该院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次生动实践。一路走来,福鼎市法院秉持着司法为民的宗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探索出了如今的“福鼎经验”——


2019年1月,设立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固定审判团队,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案件的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切实保障了海上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9年4月,成立鼎盛钢铁项目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对涉鼎盛钢铁项目建设的法律问题、法律风险、群体性纠纷等进行预判、研究、处置,形成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合力;


2019年1月25日,福鼎市法院在贯岭镇巡回审理一起失火案


构建覆盖全市的立体巡回审判网络和多元纠纷调解体系,推行网上立案、微信立案、远程开庭等新模式,打破司法诉讼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简化诉讼退费、生效证明开具等办事流程,让百姓诉讼不再成为诉累……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以自身问题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将教育成果落实到司法实践的方方面面,用实干实绩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福鼎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锦熙如是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