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宁德

扑下身子真扶贫的检察人

2020-07-28 23:14作者:2018-8-30 王忠东来源:

    本网讯  2017年以来,古田县检察院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先后有26名科级干警参加精准扶贫工作,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9户110多人。为贫困户争取到财政补助资金9.5万元,小额贷款70万元,危旧房修缮重建补助金19.3万元,大病救助资金1.663万元,落实扶贫资金10.9万元,享受到“两免一补”教育优惠政策的有14户,参加“雨露计划” 的有7户,得到青山慈善补助的贫困户大学生3人。


    一、付出“真心”


    挂在嘴上、放在心上。检察长郑其文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党组会、全院干警大会、中心组学习会等会议上多次部署推进,并强调检察业务固然重要,但是扶贫工作也不能落后,坚决不能拖全县的后腿。多次主动到衫洋镇政府,与党委书记李敏、镇长余师翔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同研究探讨如何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帮扶干部的作用,从而让贫困户真正脱贫摘帽。同时多次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与贫困户 “零距离”谈心谈话,了解掌握帮扶工作的进展,督促检察帮扶干警更好地履职担当。他经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虽然我个人没有具体挂钩帮扶贫困户,但只要是检察院帮扶的贫困户,我都负有责任”


    二、融入“真情”


    执着不懈、认真负责。刘望前同志是从检近40年的老检察,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曾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他把检察工作的那份热情和执着延续到扶贫工作当中,在结对帮扶利洋村贫困户李扬标时,鼓励支持其养殖山羊,帮忙联系县农业局的专家提供技术咨询,利用个人渠道联系超市店铺解决销路难题。眼见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可是在2017年6月份时,李扬标突然故意躲避不见。几次以后,老检察官就开始着急,甚至开始反思是不是工作没做到位。最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找到李扬标并进行交流沟通,才知他是担心生活物质条件改善了,会享受不到贫困户的优惠政策,所以故意躲着扶贫干部。明白原因后,刘望前同志耐心地开导,告知虽然已经脱贫,但是脱贫不脱钩,在这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到优惠政策。当场,还把自己掏钱买的养羊书籍赠送给了李扬标,让他彻底的放下了顾虑。


    如亲如友、彰显温情。余延冠同志是县里的“劳模”,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是入户最勤的一名扶贫干部。每次到宁德出差开会经过利洋时,总要到贫困户李鉴忠家里坐坐,虽然不是每次都能为老人解决困难,更多的是与两位老人家唠唠家常,倾听两老的诉说,但正是这份“有心”让李鉴忠一家备受感动。有一次,李鉴忠老人生病住院,余延冠得知后,立刻买了一些营养品到医院看望,与其子女一起围在病床边,陪着聊天安慰老人,旁边的病友护士看到这一幕,都称老人真幸福,有这么多孝顺的子女陪护着。


    三、使出“真力”


    考虑周到、解决难题。兰翠容是临近退休的女干部,多次走访后,发现贫困户俞义梨的房子不仅漏水还存有安全隐患,就劝说翻建新房,可是他每次都推脱。兰翠容心里清楚贫困户是渴望住上舒适而又安全的新房子,但是没钱盖不起新房子。恰巧镇里的李敏书记也注意到这户贫困户的情况,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做俞义梨及其兄弟的思想工作。经过努力,其兄弟有的愿意出钱,有的同意帮忙解决宅基地,镇政府协助申请危房重建补助金。2017年底,俞义梨住上了新房子,当看到兰翠容拎着慰问品和喜庆的对联来看望自己时,感动地热泪盈眶。


    出谋划策、脱贫致富。贫困户俞义丽一家原来都在福州打工,但因其夫妇二人年老体衰又没有技术,经济收入一直未见起色。2017年帮扶干部林良飞鼓励俞义丽夫妇回乡创业,扶持养殖田螺、泥鳅项目。先是协助申请到项目补助金5000元,解决了创业启动资金问题。后又发挥自身的优势,邀请县水产局专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时常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解决养殖遇到的问题。2018年初,田螺、泥鳅项目已经给俞义丽夫妇带来了第一笔可观的收入。今年,在林良飞的鼓励下,俞义丽夫妇又承包了一大片山地,种植了300株芙蓉李,老两口子现在是信心十足,期盼着来年的丰收。


    古田县人民检察院的帮扶干部都有迎难而上的工作魄力,既要当好司法办案的“好手”,又要争当结对帮扶的“能手”。积极主动为贫困户家庭排忧解难,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计划,在生产、生活、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最大程度的帮助,真正将各项扶贫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