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检察院召开评议庭暨市优公赛总结会
本网讯 10月30日至11月1日,全市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在宁德开赛,分为实务笔试和分组论辩两个环节,笔试自8:30分至17:30分,参赛选手要对112页的卷宗材料进行审查,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合同诈骗罪、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多个罪名、多起犯罪事实。分组论辩则是26名选手通过抽签分成13组,围绕指定辩题进行一对一论辩,控辩双方就论点陈述、此罪与彼罪问题唇枪舌战。不仅考验业务知识,还考验临场反应、语言功底、逻辑思维、辩论技巧等。通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寿宁县检察院叶应利荣获十佳优秀公诉人、林韵荣获优秀辩手称号。
11月6日,寿宁县检察院组织庭审观摩,检委会委员10人、刑检全体22人参加此次庭审评议。该案为一起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被告人始终否认犯罪事实。公诉人申请侦查人员、鉴定人员出庭。庭审从上午10时开始,持续六个多小时,观摩人员认真聆听、详细记录。
11月7日,寿宁县检察院召开公诉出庭评议会暨全市优公赛总结会。庭审观摩人员一致认为公诉人着装规范、声音洪亮、讯问重点突出、举证分组恰当、公诉意见条理清晰、内容完整、答辩有较强针对性,充分体现了公诉人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养。同时,观摩人员也对公诉人法律文书的规范性、讯问技巧、公诉意见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接着,参会人员纷纷交流自己的感悟。
检察长林晖总结:
一、将此次优公赛作为新的起点,成绩已成为过去,我们应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来锤炼自身。首先要补短,其中反映出我们自身积累不够,要看到差距,弥补差距,把收获转化为动力。其次要纠偏,对在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全面总结,不仅要储备自身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还要重视细节的把握和知识的积累归纳。最后要看齐,虚心向其他检察同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从认识水平、应变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能。
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才能在庭审中游刃有余。要高度重视庭前准备工作,证据是案件的基础与核心,只有证据没有问题,公诉才有说服力。庭审讯问是公诉人“明知故问”的过程,应当根据案件证据情况、被告人认罪态度、思想状态及表达和理解能力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发问方式,庭审表达要用法言法语。举证提纲应详略得当,分组举证与单个举证可相结合,举证前应有概括说明。要重视质证,重点证据要重点准备,质证要质给大家听,让大家都能听懂。还要精心预测质证要点,张弛有度、有理有节。
三、在庭审中,公诉人不仅是一名专业的法律人,也是案件的叙述者。公诉人应关注受众,力求使听众感同身受。很多人认为法庭上公诉人主要是说服法官,其实不然。尽管法律不外乎人情,但是经过提炼的法律成为抽象化、类型化的规则后,就成为专业的、不易为社会公众所直观了解的内容。正如西方法谚语所云“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作为公诉人应当秉持良知与正义,目光往返于法律规范与客观事实之间,根据受众调整语言表达方式,用正义与良知来拉近法律文本与客观事实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