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宁德

福鼎检察长检察日报撰文述未检团队“红树林”成长之路

2020-07-28 23:15作者:2019-4-28来源:

    本网讯  日前,《检察日报》发表了福鼎市人民检察院宋江荣检察长的文章《“红树林”长大,为孩子撑起蓝天》,作为福鼎检察的品牌,红树林工作室一直目标明晰、多措并举,文以化人、润物无声,也因此枝繁叶新、更上一层。


    检察日报版面.webp_meitu_2.jpg

    4月3日,福建检察微信公众号推送了题为《“红树林”长大了,福鼎检察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的微信文章。宁德市福鼎检察院的未检工作,是几代检察人共同努力推进的。我任职福鼎市检察院检察长前,我院已成立未检临时机构,组建“青春关护团”,实施“‘红树林’守护回归计划”,借力于上级机关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要求,我院也开启了福鼎未检的新局面。


640_meitu_3.jpg

    目标明晰。把未检科机构确定下来,这是我到任后的一项工作。有了专门的机构,就会让干警在日常工作中更有归属感。工作方向明确,为做好更精细的未检工作提供了环境支持。党组会和检委会也在日常研究中形成共识,比如“办一个案子、救一个孩子”,又如“检察关爱青春、法治守护未来”,在实际工作中,福鼎未检不断实现这些期待。


    多措并举。沙埕港是红树林自然分布最北界的地理概念,我院干警们把这种坚韧的品质引用到未检帮教、挽救工作中,于是,“红树林工作室”的牌子挂到了未检部门,在社会化帮教合作企业、学校、社区中,产生了“红树林守护回归协作企业(学校、社区)”。我院建议改进公安机关《有无刑事处罚记录证明书》的格式,落实了轻罪封存制度;对合适成年人参与讯问,开展检察审查百分百复核;对入所年龄进行先行核查,纠正了不当刑拘未达年龄的未成年人。


    润物无声。我院未检干警对未检工作的热情,不单在工作上,也反映在他们的文化生活中,干警刘婧的诗歌《温度》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正义的花朵”诗歌赛奖项,干警徐晖的文章《少年红树林》被本地媒体发表,《检察官妈妈》情景剧、《法治的温度》朗诵表演等,均是我院干警自编自导自演,取材于他们的日常工作,又升华到艺术表现上来。这些不仅仅是我院的未检文化,也是福鼎检察文化,既有对社会、孩子的教化功能,也对干警的检察情怀有塑造功能,所以,院党组积极支持并鼓励干警们发挥创作能力,不断推出更新、更好的未检工作宣传作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