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照亮乡村夜 ——古田县大甲镇上书村破解民生难题
本网讯 近日,随着夜幕降临,古田县大甲镇郑坪路口至上书主村隧道口、坑里自然村、岭上自然村等关键路段一改往日昏暗,45盏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依次亮起,柔和而明亮的光线倾洒在乡间道路上,不仅为夜间出行的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更温暖了每一位村民的心田。这一惠民亮化工程的顺利落地投用,是上书村活用“晨巡晚议”基层治理机制精准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实践,也是该村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厚植民生福祉的又一有力举措。
“以前晚上出门,路上黑漆漆的,手里必须紧紧攥着手电筒,老人小孩根本不敢单独走,骑摩托车、电动车也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点意外。”这是在“晨巡”走访过程中,镇、村干部最常听到的群众心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常态化“晨巡”,村干部精准捕捉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夜间出行缺乏照明这一民生痛点问题,并迅速启动党群“晚议”机制,将问题摆上议事桌面。
很快,党员群众代表被组织起来,围坐一堂,围绕路灯安装这一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安装在哪里最科学?选择哪种设备最合适?如何既控制成本又保证效果?这些关键问题被一一细致研讨。充分考虑到乡村部分区域供电不便的实际困难与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经过集思广益,大家一致决定采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这一选择,既有效规避了传统路灯面临的布设电线、高昂电费等难题,又完美契合了当下节能减排、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理念,实现“实用价值”与“绿色理念”的有机统一。
在安装点位的确定上,大家更是慎之又慎。村民拿出日常出行路线图,村干部组织人员反复实地踏勘,结合人流、车流和潜在风险点,对每一个预选点位进行精准评估,最终科学确定了45个安装位置,确保“每一盏灯都真正亮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民生效益。
方案一经确定,关键在于落实。上书村“两委”班子第一时间对接上级部门,详细汇报情况,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资金支持。资金到位后,村“两委”马不停蹄地高效推进路灯的采购、安装与调试全流程工作,力求早日让光明惠及于民。
在整个施工建设期间,村“两委”成员全程跟踪服务,坚守在工程一线。他们一方面耐心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和交通疏导,最大限度减少对村民日常起居的影响;另一方面,随时收集村民在现场提出的新想法、新建议,对安装细节进行及时微调优化,确保整个项目建设既能保质保量,又能最大程度地符合村民的实际期待。
如今,45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如同忠诚的卫士,静静矗立在乡间道路旁。夜幕下,它们散发出的光芒,大大降低了夜间交通事故与治安隐患的发生概率,为村民夜间出行筑牢安全屏障。村民纷纷表示:“现在晚上出门,心里踏实多了,路上亮了,感觉心里也亮堂了!”这份在灯光中持续升温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是这项工程最直接的成效。
此外,明亮的路灯也悄然改变了乡村的夜晚。它延长了村民户外活动的时间,为夜间散步、邻里串门、文化娱乐等社交往来创造便利条件;甚至为发展乡村夜间经济、激发乡村新活力提供潜在可能。小小的路灯,已然超越了单纯的照明功能,成为连接邻里情感、激活乡村夜晚、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真正实现“小路灯”点亮“大民生”的深远内涵。
路灯照亮了出行的路,也照亮了基层治理的前行方向。大甲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和推广“晨巡晚议”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聚焦群众反映的各类民生需求,从细微处着手,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实、办细、办出成效,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