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牙城边防派出所积极打造“平安旅游”品牌
护航景区保平安 服务游客零距离
本网讯 作为我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霞浦牙城素以秀美著称,辖区内的杨家溪有“海国桃源”之誉,是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山、海、川”三大主景区之一。今年以来,宁德牙城边防派出所通过打造高效防控网络、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助力旅游经济发展等措施,全力维护景区和谐稳定,打造杨家溪景区“平安旅游”品牌,为旅游经济发展护航。
打造高效防控网络
6月1日,来自浙江的游客王先生将一面写有“热心为民”的锦旗送到牙城边防派出所,对民警表示感谢。原来,不久前的端午假期,王先生自驾到杨家溪旅游,没多久就发现钱包遗失,只好报警求助。接警后,民警通过调阅景区视频监控、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成功将钱包找回,前后不到一个小时。
“钱包手机遗失、小孩走丢,这类情况在全国景区都很常见,但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找回,却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做到。”牙城边防派出所所长杜凯介绍,杨家溪景区面积大、线路长,游客流动性强,上午来下午走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旦发生案件很难侦破。为此,该所在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网络上下功夫,建立联勤协作机制,通过整合边防、城管、卫生、市场监督管理、12315、渡头联防队、景区管委会等力量,联合成立军民融合联防小分队,打造联勤、联动、联防、联控治安防控网络。同时,针对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在重点部位设立执勤点,有效预防和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除了上述人防力量,该所还指导景区在重点部位安装高清监控探头5个,张贴温馨提示牌13个,在景区显眼位置公布报警电话、悬挂“严打”横幅,提醒游客随时做好自我防范,增强游客的安全意识。同时,开展矛盾隐患大排查、治安整治、安全防范、普法教育等专项行动,让景区旅游环境得到有效整治。今年以来,景区实现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
联动化解矛盾纠纷
“多亏你们帮忙,不然我就要吃哑巴亏了!”5月2日,刘女士对该所官兵的热情服务表示感谢。
原来这天,刘女士带着家人到杨家溪旅游时,私下找竹排工杨某漂流。一开始,双方说好价格200元,但到终点时,杨某却以杨女士家人过多为由要多收100元。钱虽不多,却让杨女士十分愤怒,于是打电话向边防所求助。了解情况后,该所成立专门工作组,迅速开展调查,一方面向竹排工进行法律宣传,让杨某认识到私带游客将要承担法律后果;另一方面由景区管委会加强对竹排工的管理和培训,并在漂流区出入口设置“服务收费牌”明码标价。经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出口拥堵、价格虚高、停车问题……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旅游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减少矛盾纠纷,确保游客权益得到保护?该所协调镇政府综治办、司法所、边防所、景区、村委成立联合调解中心,建立联动调解机制,每月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开展上门服务和现场办公,将矛盾纠纷扼杀在萌芽状态。
此外,景区警务室还先后推出“警官旅游指导”、“游客安全指南”、“警情服务热线”等服务,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服务保障。今年以来,该景区发生8起矛盾纠纷全部就地化解,无升级激化。景区服务质量在闽浙驴友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口碑,在宁德市旅游局公布的游客满意度调查中,杨家溪景区的游客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二。
助力旅游经济发展
走进牙城渡头村,入目的是干净宽敞的大道,崭新的楼房映衬着古樟翠绿、卢荻飞絮的美景,一派欣荣景象。“变化太大了!”该村村主任卢一其感叹说,渡头村祖祖辈辈靠海吃海,多年来,村民将打渔为生视为理所当然,从未想过发展。而如今,这里的景区每日人流如织,丰收时从广袤果园沁出的香甜也令人心醉。“这一切都离不开边防民警的帮助和指导!”
据杜凯介绍,景区警务室成立之初,该所就对渡头村经济发展,与村干部开展联合调研和考察。通过调研,民警发现渡头村有一片500多亩的山林,非常适合水果种植,便邀请驻地水果种植专业户进村举办讲座,引导村民发展水果种植,提升种养水平。目前,渡头村通过种植蜜柚、芦柑、枇杷等水果,村民收入有大幅提升,该村也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水果种植产业群。
与此同时,该所借助杨家溪旅游风景区的自然优势,帮助渡头村发展旅游经济,让村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实惠。通过协助村委会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先后帮助当地群众推出“芦柑采摘一日游”、“枇杷采摘一日游”及“渡头农家乐”等致富项目,既为旅游区吸引大量游客,又帮果农解决销路问题,实现景区与村民的“双赢”。如今,依托旅游经济,该村人均收入就增加上千元。数据显示,2016年,该村村财增收1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2万元,在牙城镇各村居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