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宁德

鸳鸯草场“枫”景美——柘荣县东源乡走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景区枫桥”新路径

2023-04-21 17:19作者: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高巧霞 陆韶延来源:福建法治报

本网讯  3月初,柘荣县东源乡接福鼎市溪镇工作人员反映称,溪镇后坪村村民与东源乡鸳鸯头村村民发生田地纠纷,属历史遗留。得知情况后,两地立即启动联席会议,并组织调解员前往现场对现有证据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上述纠纷能够快速妥善化解的背后,得益于近年来东源乡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全县旅游发展大局,以智慧警务建设为依托,以平安边界建设为平台,以融合式旅游服务为根本,积极推行“+”模式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景区枫桥”新路径。

 

“智慧+”安保联勤

筑牢平安基石

 

“南方呼伦贝尔”之称的鸳鸯草场位于柘荣县东源乡鸳鸯头村,面积近万亩,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草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230421162012126.jpg


安全稳定的景区环境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首要前提。东源乡依托鸳鸯草场警务室打造“智慧+”安保力量联勤模式,构建“警务室民警+综治巡逻队+福旅企业内部安保队+村治保队+护林员”一体的多职能联勤队,常态化开展人巡、车巡的同时,充分运用无人机技术开展景区全方位无死角空中巡逻,形成地空协同立体化巡防体系。

 

此外,东源乡在玻璃滑道、精灵驿站、广场、露营区等草场重点部位安装扩音设备,连接视频系统,遇到雷暴、雾霾等复杂天气,启动喊话器滚动播放劝导游客,保障安全。同时,遇人员走失、物品遗失等情况,通过喊话器发动景区力量,快速寻找解决。


2022年10月,来自游客周女士到鸳鸯草场警务室求助称,其孩子在景区内草场半山腰步道走失,拨打电话手表没有信号,当时山上正在起雾,能见度低加之高度落差大,情况非常复杂。

 

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启动警务室视频系统和应急喊话系统滚动播放孩子的基本信息,并发动联勤队和景区游客力量共同寻找。很快,孩子就被热心游客在景区内找到,并被民警送到周女士身边。

 

“红蓝+”矛盾联调

描绘和谐景色

 

每逢周末假期,前来鸳鸯草场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人员的增多,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涉旅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1-230421162103S9.jpg


2022年10月初,游客李女士在景区玻璃栈道滑行时由于滑行速度过快,导致李女士左手虎口处受伤。事发后,李女士情绪激动,与景区工作人员发生争执。

 

接到报警后,民警首先将受伤的李女士送往医院进行包扎治疗,另一边召集调解队伍快速介入。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女士对调解结果很是满意。

 

1-230421162113V1.jpg


上述纠纷的快速化解,得益于东源乡针对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景区企业、游客与商户等矛盾,构建由“民警+景区管委会+旅游协会+司法部门+律师”组成的多元调解队伍,实行民警首接责任制,确保矛盾纠纷快速转送化解。

 

1-2304211622092Q.jpg


为了给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东源乡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至景区内,充分发挥鸳鸯草场警务室便捷服务功能,设立群众接待、矛盾调解、综合指挥等功能室,工作人员化身“宣传员”“服务员”“勤务员”“快递员”,为游客提供代帮代办、代购代买、指路导航等全方位便捷警务服务。

 

“联盟+”治安联治

守护稳定边界

 

鸳鸯草场与福鼎市溪镇后坪村相接壤,东源乡立足两地人脉相融、道路相通、治理相交实际情况,打造“联盟+”边界治安联治模式,整合毗邻地区平安应急、乡贤调解、警务联动三支队伍,建立警务融合“大联盟”。

 

1-230421162156452.jpg


“联盟+”边界治安联治模式打破了县际、乡际、村际边界“壁垒”。工作中,两地深入开展边界各类风险隐患排查,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分析掌握边界社会形势动态,并合力统筹毗邻联防联控联动工作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1-230421162124P1.jpg


2022年10月,福鼎溪镇后坪村与草场毗邻地界发生森林火灾,两地立即联动乡应急队等有关部门力量,不到一小时就扑灭了森林火灾。

 

1-2304211621453C.jpg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依托“联盟+”边界治安联治模式,东源乡整治景区边界附近部分村民在停车场违规占道、非法经营等严重影响景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行为15起,调解边界村民矛盾纠纷8起,筑牢了平安边界坚实基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