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宁德

“穿墙引线”唤醒爱——宁德监狱2020年以来首场面对面亲情帮教活动见闻

2023-05-17 18:47作者:记者 余凌云 通讯员 许军来源:福建法治报

本网讯  近日,一支由43名服刑人员家属、18名“红苹果公益”志愿者和11名民警志愿者组成的特殊队伍,在宁德监狱民警的引导下,有序走进监狱监管区。这是宁德监狱自2020年以来举办的首场面对面亲情帮教活动。活动以“穿墙引线·唤醒爱”为主题,通过亲情感召,激发服刑人员自我改造内生动力,引导其踏实走好改造之路。

 

亲情是归正的希望,更是改造的信心

 

亲情对服刑人员而言,是心中的牵挂,是归正的希望,更是改造的信心。亲情帮教作为监狱开放日的系列活动之一,在发挥亲情感召、促进改造服刑人员的同时,也加深了社会公众对监狱工作的认识程度。

 

1-23051P94S5943.jpg


4月23日上午8时30分,活动正式开始。在监狱民警的引导下,服刑人员家属参观了服刑改造环境。在三监区,由服刑人员组成的舞龙队正在进行精彩表演;服刑人员生活区规范有序、齐整干净;一监区音愈工作室内NS乐队正在演奏……在教育改造中心五楼,传统文化长廊上的油画和“传统文化长廊赋”展示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每个监区有自己的特色和活动,这些油画都是服刑人员的作品。此外,服刑人员还可以学习剪纸等传统技艺。”民警介绍,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监狱硬件设施、工作条件、执法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服刑人员改造。“看过之后,我很安心,希望他好好改造,早日回来和家人团聚。”一名服刑人员家属对民警说道。

 

在教育改造中心道德讲堂,14名服刑人员等待在这里,有人掩面落泪,有人久久相拥,有人细细叮嘱。

 

“妈妈,是儿子不孝,让你受苦了……”面对忏悔的儿子,腿脚不便的老母亲只有一个心愿:“你改好了,我就放心了。”

 

1-23051P94T5191.jpg


“老婆,谢谢你没有放弃我……”面对忏悔的丈夫,独自抚育孩子的妻子只有一个心愿:“你一定要好好改造,不要再错了,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孩子,爸爸很对不起你…… ”面对忏悔的父亲,因为家庭变故而早早懂事的孩子只有一个心愿:“爸爸,你早点回家。”

 

一个又一个简单的心愿,在服刑人员的内心激荡回响,促使他们加强反省、积极改造,拾起对家庭的责任感。

 

亲人的嘱咐是期待,更是呼唤

 

会见现场,听到最多的是“早点回家”“好好改造”……一句句亲人的嘱咐,让服刑人员涨红了脸、低下了头、落下了泪。其中一个家庭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服刑人员陈某面对许久未见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交流。原来,陈某的女儿小陈自疫情封控起就未见过爸爸,不愿意和陈某交流。“红苹果公益”志愿者黄鹂老师注意到了小陈的情绪,在互动环节邀请小陈一家上台,通过拥抱、互相表达自己的期许等方式,让小陈和爸爸互相谅解,进而修复他们的亲子关系。“对不起……”陈某红着眼眶,小心翼翼地把儿女揽进怀里。这个拥抱,是父亲充满悔意和爱意的拥抱,也是儿女渐渐释怀和接纳的拥抱。

 

服刑人员李某入狱时,儿子才7个月大。“妈妈开心我就开心,爸爸你早点回家。”在会见现场,5岁的儿子看到爸爸时开心地说道。李某仿佛受到一记重击,眼眶一下红了。“我要在剩余的刑期内,争取表现好、多得分、早减刑,早一天回家。”李某抱着儿子下定了决心。

 

1-23051P94UA01.jpg


“这是孩子和父亲的第一张合照,谢谢你!”当志愿者把现场拍摄的照片分发给服刑人员及其家属时,小林的妈妈紧紧抓着照片表达谢意。小林的父亲入狱4年,父子俩此次是第一次见面,志愿者为他们拍摄的全家福,也将成为林某改造的动力。

 

半天的相聚太短暂。离别时刻,服刑人员和亲人难舍难分,感受过“团圆”的滋味后,他们更懂得了珍惜亲情、珍视人生。

 

改造服刑人员是监狱的事,更是社会的事

 

“红苹果公益”每一次亲情感化活动的开展,每一次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爱,都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和救赎。这样触及灵魂的帮扶是打破犯罪恶性循环、阻断犯罪源头的有力举措。

 

2016年,在省监狱管理局支持下,宁德监狱教育援助中心成立,与宁德市慈善总会、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体育局等合作,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落户就学等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张瑞富也是“红苹果公益”志愿者。这些年,张瑞富和志愿者服务队其他志愿者多次开展帮扶困难服刑人员子女活动,足迹遍布宁德蕉城、周宁、寿宁、古田等县市,走访帮扶让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肖某的儿子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长大,而肖某正在宁德监狱服刑,妻子在省女子监狱服刑。“警官,孩子马上就到上学的年纪了,可至今还是‘黑户’……都是我的错。”在一次教育谈话中,肖某哭着向民警求助。此前,肖某因多项违规被扣分,自觉减刑无望,孩子的落户问题让他更加失去信心。

 

为让肖某安心改造,宁德监狱和“红苹果公益”对接开展了“穿墙引线”帮扶项目,多次奔走、多方沟通协调、安排进监采血、确认签字……终于为孩子成功办理了落户。在那之后,肖某就像换了个人,重拾改造信心,积极投入改造。

 

“爸爸,我这次考了100分。”已经小学4年级的儿子,这次会见跟着爷爷奶奶从周宁赶来,给肖某带来了好消息。“感谢宁德监狱、‘红苹果公益’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孩子的帮助。”肖某含泪说道。

 

“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们认为帮助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维护家庭的稳定,将有利于他们在监内安心改造,有利于他们今后顺利回归社会。”张瑞富说道。

 

近年来,宁德监狱、“红苹果公益”志愿者们走访慰问了100多户服刑人员家庭,帮扶了130多名服刑人员子女,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落户问题3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