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水口镇:筑牢平安基石 共创囦关新篇
本网讯 囦关水口,因地处古田溪与闽江中游的汇合处而得名。近年来,古田县水口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规范场所、整合资源、优化网格,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打造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口模式”。
规范场所,突出实体化运行,提供“一站式”服务“困扰我们多年的缺水问题,如今在综治中心的推动下,问题得以快速解决,喝着放心水,喝到心里都是甜的!”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天气,有效降雨不足,导致水口镇湾口和溪岚2村居民饮用水不够充足。镇综治中心接到群众反映后高度重视,立刻组织村综治中心、水利站等工作人员深入现场勘察,了解实际情况确定打井方案,经过1个多月加紧施工,饮用水井顺利完工,群众终于不愁喝水的问题。
水口镇整合政府一楼办公场所,将综治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有机融合,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室、群众接待室、社会心理服务室等功能区,建立实战、实用、实效的服务平台,实行统一受理、分类办理机制,打造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综治中心主任,配备工作人员3名,保障综治中心有效运转。明确扫黑、信访、禁毒、铁路护路等4部门集中常驻,司法所、派出所、自然资源等12个部门轮驻,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一站式”解决群众来信来访、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诉求,避免出现涉及多个业务部门“踢皮球”现象。今年以来,水口镇综治中心共受理群众诉求35件,办结35件。
整合资源,突出实战化导向,提高“解难式”服务“面对群众对上级政策理解不够透彻怎么办?”近年来,水口镇全力开展闽江流域养殖网箱全面清退工作,因村民大都以养殖为生,网箱清退关乎其生计,对签订清退协议存在疑虑和不满。面对环保的迫切需求,镇政府联合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多方力量,通过以案释法,以生猪养殖场的清退工作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和讲解相关法规与环保政策,使养殖户们深刻认识到清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网箱养殖清理清退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目前全镇网箱已全面清退完成,为闽江流域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口镇以综治中心为主阵地,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检察、法院、信访、法学会等部门力量,构建“1+6+N”法治服务矩阵,注重组团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公布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诉求受理热线,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建立有效的矛盾调解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将“一揽子诉求”转为“一站式服务”。充分调动网格员、综治协管员、老党员、志愿者等N种基层治理力量组建治安巡防队、纠纷调解队、法律宣讲队,努力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水口新格局。今年以来,水口镇综治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15件,化解率100%,开展平安创建活动600余人/次。
优化网格,突出实效化兜底,提升“精细化”服务年初,水口社区网格员陈群芳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内西瓜州片区、湖东路部分路灯发生故障,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她立刻上报社区,并积极参与排查,在社区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解决了该路段的路灯问题,还推动开展全辖区“路灯失明”集体摸排行动,共更换老旧线路、采购太阳能路灯20余处,照亮居民“回家路”,守护群众“夜安全”。
水口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通过细分网格,提升治理精度。全镇共划分为8个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8个三级网格,健全完善“乡镇-村(社区)-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围绕选好人赋好能,按照“1+3+N”模式配齐配强网格治理力量51人,“1”即网格指导员,“3”即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员,“N”即网格内党员、志愿者、综治协管员等力量。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解决困难群众,做到“群众工作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落实线上线下联动工作制度,以网格为阵地,以服务为导向建立网格微信群,依托“e智理”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搜集网格群内的社情民意,掌握格内动态,及时回应居民所急、所需、所盼。今年以来,水口镇网格员共上报网格事项400件,妥善处置了水管爆裂、路灯故障等问题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