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宁德

法巧解“结” 重续“情”,福安市甘棠镇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纠纷

2025-04-30 16:12作者:小编来源:宁德市综治中心

本网讯  “没有你们耐心调解,我们这对老友今天不可能握手言和。”近日,在福安市甘棠镇综治中心魏某与薛某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起长达半年的矛盾纠纷,在该镇综治中心创新运用“法理+情理”双轨调解机制下圆满化解。


微信图片_20250429163854.jpg


土地纠纷引冲突 多年挚友成陌路

 

2024年9月28日,魏某因土地问题与薛某发生争执,情绪激动下,失手致薛某轻微伤。甘棠派出所依法受理案件,调解过程中薛某家属要求赔偿医疗费,魏某则表示赔偿标准过高拒不赔偿,宁愿接受治安处罚,双方家庭陷入对峙僵局这对相交多年的老友彻底决裂。矛盾随后升级为“连环案”,薛某家属就魏某违建问题多次向有关部门信访投诉,一起普通的邻里纠纷,因掺杂着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利益和情感因素,逐渐变得错综复杂。

 

三调联动破困局 双管齐下促和谐

 

矛盾从土地争议扩展到医疗赔偿、违建问题等多个维度,形成“一案多诉”的复杂局面。面对这种复合型纠纷,甘棠镇综治中心启动“三调联动”机制,组建镇综治中心、综合执法大队、法律顾问共同参与的调解专班。调解专班通过实地勘查、倾听诉求、调查取证、把脉症结,梳理出矛盾焦点。针对矛盾焦点实施“靶向调解”:在法理层面,综合执法大队现场核实调查违建事实,法律顾问解读政策法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在情理层面,邀请乡贤、双方共同好友组成“亲友调解团”,通过“背对背”疏导、“面对面”沟通,唤醒当事人多年情谊。

 

调解确认固成果 长效机制防复发

 

调解专班经过多轮沟通。巧用“升意愿、降预期”的策略。一方面运用“假设法”对魏某开展法治教育,告知其违法事实,若冷处理,将面临的法律后果,提升其和解意愿。另一面运用“案例对照法”,参照类似案赔偿标准,用鲜活的案例破除薛某家属“漫天要价”心理,降低其心理预期。最终,2025年3月,双方当事人最终在调解员的主持下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签订调解协议,魏某当场支付医疗赔偿金。随后调解专班建立“定期回访+邻里观察”机制,确保纠纷不反弹。


微信图片_20250429163900.jpg


近年来,甘棠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工作目标,按照乡级综治中心“六有”建设标准,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该案例是甘棠镇综治中心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一个缩影,通过“情法交融”调解法打破“民事转刑事”“个案变群访”的恶性循环,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今年以来,针对复杂矛盾纠纷,甘棠镇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的作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精准发力,化解矛盾纠纷25起,调解成功率92%,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下一步,甘棠镇综治中心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既融合协作、又各司其职,实现功能大聚合、资源大整合、矛盾大调处。继续深化多元共治模式,为平安甘棠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