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宁德
柘荣城郊:多措并举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2020-07-28 20:17作者:2016-11-16 张爱平来源:
本网讯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柘荣县城郊乡坚持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夯实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安置帮教工作持续开展。
有效衔接,应管尽管。监狱、公安、综治、司法等单位积极沟通协调,织各司其责,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交接工作,对在监所接受改造不彻底、有重新犯罪苗头的,由其亲属和当地村委会从监狱、看守所接回并协助管控,从而实现无缝衔接,减少脱管、漏管和失管现象。对人户分离、外出务工的,以签订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的形式,通过走亲访友、通讯联系等方式进行查找,一旦确定,及时跟踪帮教,要切实做到有效衔接,不脱帮、不漏帮,不脱管、不漏管。
分类管理,提升成效。为提升帮教成效,城郊乡采用分类管理模式:一是重点监控,对象为多发性犯罪人员或恶习较深、改造表现较差的重点刑满释放人员。要求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和去向,严格落实监控措施,防止其重新犯罪;二是跟踪管控,对象为社会交往复杂、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人员,根据其动态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开展积极引导、帮教;三是动态管理,对象为刑满释放满两年、已改邪归正和有生活出路对象,全面掌握辖区其情况和活动轨迹。帮教责任人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对象相关情况,确定管理模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加强培训,强化教育。一直以来,城郊乡注重把安置帮教工作与法制宣传、思想教育、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刑满释放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突出增强其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就业创造条件,让他们走自食其力之路,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
搭建平台,助力就业。城郊乡始终致力于拓展多样化的就业渠道,为刑满释放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尽快融入社会。10月31日,城郊乡第一个曙光安置就业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该基地依托于际头村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下辖的旺展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社会安置帮教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就业指导、临时安置等,成立后将为无法自主择业的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和社会闲散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帮扶,积极引导刑满释放人员自力更生,预防、减少犯罪。
有效衔接,应管尽管。监狱、公安、综治、司法等单位积极沟通协调,织各司其责,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交接工作,对在监所接受改造不彻底、有重新犯罪苗头的,由其亲属和当地村委会从监狱、看守所接回并协助管控,从而实现无缝衔接,减少脱管、漏管和失管现象。对人户分离、外出务工的,以签订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的形式,通过走亲访友、通讯联系等方式进行查找,一旦确定,及时跟踪帮教,要切实做到有效衔接,不脱帮、不漏帮,不脱管、不漏管。
分类管理,提升成效。为提升帮教成效,城郊乡采用分类管理模式:一是重点监控,对象为多发性犯罪人员或恶习较深、改造表现较差的重点刑满释放人员。要求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和去向,严格落实监控措施,防止其重新犯罪;二是跟踪管控,对象为社会交往复杂、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人员,根据其动态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开展积极引导、帮教;三是动态管理,对象为刑满释放满两年、已改邪归正和有生活出路对象,全面掌握辖区其情况和活动轨迹。帮教责任人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对象相关情况,确定管理模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加强培训,强化教育。一直以来,城郊乡注重把安置帮教工作与法制宣传、思想教育、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刑满释放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突出增强其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就业创造条件,让他们走自食其力之路,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
搭建平台,助力就业。城郊乡始终致力于拓展多样化的就业渠道,为刑满释放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尽快融入社会。10月31日,城郊乡第一个曙光安置就业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该基地依托于际头村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下辖的旺展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社会安置帮教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就业指导、临时安置等,成立后将为无法自主择业的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和社会闲散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帮扶,积极引导刑满释放人员自力更生,预防、减少犯罪。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