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

【法治“枫警”】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推行“12345”工作法 守护茶乡“万家灯火”

2021-11-17 18:49作者:admin来源:寿宁县委政法委

本网讯 竹管垅乡位于寿宁县东南部,全乡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总人口约9800人,全乡茶园面积1.3万亩,素有“万亩茶海”的美誉。近年来,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始终坚持把“创建人民满意的派出所”作为宗旨目标,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理念,始终践行“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将“枫桥经验”因地制宜嫁接到垅上茶乡。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创建“平安竹管垅”有机统一起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纠纷源头治理,立足自身职能,探索实践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平安的新举措,全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派出所战斗堡垒作用

 

竹管垅派出所始终以党建促队伍,把党建工作有机融入到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乡村综合治理、扫黑除恶等工作中,坚决按照“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要求,打造坚硬队伍。注重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坚持把“严细实”作为各项工作的行为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同主题教育相结合,实现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懂规矩,增强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法治“枫警”】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推行“12345”工作法 守护茶乡“万家灯火”(图1)


二、推行“12345”工作法,维护茶乡安定稳定“第一道防线”

 

竹管垅派出所坚持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践行为民服务思想,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时刻保持为民初心,切实将党建工作与警务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坚持政治建警 全面从严治警 ”教育整顿,教育引导民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对党忠诚意识。为民警明确政治方向,划定红线、底线,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队伍。一方面狠抓公安主业,切实维护茶乡稳定,另一方面转变思想观念,结合竹管垅乡“垅上夜话”讲坛,将群众“上门诉”转为干部“下村访”,主动融入群众,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党员先锋队伍、群防群治队伍、警务保障三支队伍,通过力量下沉增强警力在群众间的流动基础,深入百姓家中解决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巧借村居委员会调解力量,形成了“12345”工作法。


 【法治“枫警”】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推行“12345”工作法 守护茶乡“万家灯火”(图2)


(一)一张路线图“路线图”是科学有序化解矛盾纠纷、加强信访维稳、应对突发事件的总指引。2020年以来,竹管垅乡被列为全县乡村有效治理试点示范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竹管垅乡派出所立足当地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在实行一系列创新举措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竹管垅特色的“12345工作法”乡村有效治理新模式,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格局。


 【法治“枫警”】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推行“12345”工作法 守护茶乡“万家灯火”(图3)


(二)两个主阵地。一是依托竹管垅派出所、司法所、三个片区警务调解室,整合村干部、警务助理、村网格员、调解队等,成立竹管垅乡警务中心。二是依托竹管垅乡纪委监委、综治办、国土所、民政办,整合纪检专干、信访专干、村干部、村综治管理员、反邪教管理员等成立竹管垅乡信访维稳中心。今年以来,警务中心共收集意见建议2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30多起,处置治安案件10多件,切实提高了执法水平、促进警民关系,树立文明公安新形象。信访中心将40多起信访诉求成功处置在乡一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法治“枫警”】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推行“12345”工作法 守护茶乡“万家灯火”(图4)


(三)三项新机制。一是垅上夜话矛盾调解机制。坚持“垅上夜话”进家门,倾听群众意见,用心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二是新型农村警务运行机制。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探索“党建+警务”新机制,派出所与各村党支部签订基层治理共建协议,以加强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不断深化社区村庄警务工作,增强社区村庄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信访维稳包案机制;信访维稳中心梳理矛盾纠纷,专题研究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建立起“包案制度”。


 【法治“枫警”】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推行“12345”工作法 守护茶乡“万家灯火”(图5)


(四)四支服务队。一是防控网格员服务队。将竹管垅乡辖区划分为三个子网格,设立三个中心警务室,每个警务室由一位民警负责,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二是警务助理服务队。将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为抓手,深化完善“一村一警务助理”模式。三是乡村两级调解服务队。巧用司法调解、和事佬协会、红白理事会等人员,以公共道德、社会规范、风俗习惯为依托,利用邻里调解、亲情调解、友情调解、长辈调解进行调解。四是党员巡逻队。将竹管垅乡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群巡群防。


 【法治“枫警”】寿宁县公安局竹管垅派出所:推行“12345”工作法 守护茶乡“万家灯火”(图6)


(五)五个硬举措。一是通过选派民警、辅警兼任村支部书记、村民主任助理,充分发挥民警在推动基层党建、强化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信访联席会议。通过信访维稳中心定期组织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召开联席例会,梳理矛盾纠纷,组织乡村两级力量及时化解;三是茶园警务。指派出所民警卷起裤管,奔走在茶园山头间,与茶农零距离接触,开展普法宣传、调解矛盾、治安巡查、劝导违载,跑腿代办;四是分片包干。把竹管垅乡划分片区,每一位警务人员负责一个责任片区,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使得宣传教育常态化;五是四网一库。打造天网(公安监控网络)、地网(片区警务室)、人网(防控网格员)、互联网(微信、抖音平台)、信息库(村红、黑名单信息库)智慧乡村。

 

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层公安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树立了新标杆、打造了新样板。下一步,竹管垅派出所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总要求,继续深化“12345”工作机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砥砺奋进,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守护好茶乡“万家灯火”、保护好茶乡百姓群众、服务好一方发展,为新时代公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辑:林孔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