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芹洋乡综治中心:古道热肠化民忧 廊桥连心筑平安
本网讯 近日,寿宁县芹洋乡综治中心召开“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推进会,会议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会上,乡党委为“古道热肠提包调解队”颁发“人民调解员”聘书及举行了授旗仪式;会后,乡综治中心联合芹洋司法所在九岭古道现场,组织调解队员进行宣誓活动。这支配备调解提包、调解马甲、法律文书、工作笔记及调解档案“五小件”装备的调解队伍,以“行走的调解站”姿态深入田间地头,成为化解民忧、凝聚人心的关键力量,也正是芹洋乡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缩影。
“五小件”赋能,调解队伍专业化
今年以来,芹洋乡以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为抓手,为全乡17个行政村的24名调解员配发人民调解马夹、提包、法律文书、工作笔记和调解档案“五小件”,推动调解工作向标准化、专业化迈进。数据显示,这支队伍已累计化解土地权属、坟墓违建、环保等纠纷109件,现场办结率达91%,群众满意度稳定在98%以上。乡司法所负责人介绍:“‘五小件’不仅是工具包,更是责任清单。每份文书、每本笔记都记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
“三三制”破题,矛盾化解精准化
面对土地纠纷、环保投诉等占比超75%的突出矛盾,芹洋乡创新推行“三三制”工作法:通过“三级过滤机制”实现网格排查、调解介入、法律保障无缝衔接;依托“三色预警体系”对矛盾分级处置,绿色就地化解、黄色联席会商、红色提级办理;运用“三访跟踪制度”确保矛盾化解闭环管理。在九岭村,一桩因林木砍伐引发的矛盾纠纷,经调解队联合自然资源所、司法所多部门联动,仅用5天便达成补偿协议,避免了矛盾升级。
廊桥连心,基层治理温情化
“让群众拉我们进门喝杯茶,而不是躲着绕着群众走。”这句乡党委叶兴桂书记的叮嘱,成为调解员们的工作信条。在茶山田间、廊桥亭下,“茶山田园调解”“廊桥说事评理”等场景屡见不鲜。溪源村村民张某某因土地权属与邻居僵持半年,调解员吴秀强三次登门泡茶谈心,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这种“一杯热茶化坚冰”的温情调解,已融入芹洋乡的治理基因。
源头防控,平安建设长效化
芹洋乡同步构建“预防在先”的防控网络,将93个网格单元纳入“每周排查+每月研判”体系,对征地拆迁、村级换届等风险领域提前介入。针对重复投诉件,乡纪委与综治中心成立专项督查组,实行“红色挂牌督办”制度,明确“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教育到位、生活困难帮扶到位”的三到位目标。今年以来,全乡12345平台29件投诉办结率达100%,信访量同期相比下降60%。
“廊桥连心能渡人,热茶暖心可化冰。”正如推进会上强调,芹洋乡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把平安写进群众心间。随着“古道热肠”调解品牌的持续深化,“田园芹洋、九岭小镇”的基层治理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和谐动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