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科技之翼”助力寿宁禁种铲毒
本网讯 当前正值罂粟的生长时期,为有效打击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违法行为,进一步推动禁种铲毒工作,增强群众禁种铲毒法律意识。近日,寿宁县禁毒办牵头推动我县各乡镇深入开展新一轮“实地巡查+无人机踏查”相结合的禁种铲毒行动,福安瑞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协助此次行动。
空中踏查
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无人机灵巧、高清、检测范围广等特点,深入乡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废旧厂房等开展全面细致的踏查行动,严格按照“不漏一户、不放一株、不留死角”的工作原则,逐户、逐地、逐村进行踏查,坚决防止毒品原植物在辖区内落地生根。
实地巡查
此外禁毒民警在辖区实地巡查的过程中,向居民宣传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大麻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引导居民群众树立“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法治观念,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毒品能力。
目前成效
此次踏查行动中发现的毒品原植物罂粟已全部铲除并移交至各乡镇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理。下一步,县禁毒办将持续加大禁种铲毒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禁种铲毒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禁种铲毒意识。
罂粟为何不可非法种植?
罂粟花,又称鸦片花,它艳丽大气,香味浓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罂粟花虽美,却是毒,不可碰!不可种!
误区一:认为少量种植不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的规定,罂粟属于毒品植物,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原因种植、买卖、运输、携带、持有罂粟种子、幼苗、罂粟壳及其加工制品,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严厉制裁。
误区二:认为种植罂粟用于“治病”不违法
罂粟不是“特效药”,种植罂粟不管是观赏或者食用,其行为都违反国家法律,罂粟茎叶或果实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说法并不科学,误食还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三:认为用于观赏不违法
罂粟开花后,花朵艳丽动人,招人喜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不少人为观赏而种植罂粟。但罂粟是含有多种毒素的原植物,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非法种植将受到法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