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致敬抗疫一线的霞浦县公安局辅警
本网讯 7月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霞浦。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冲锋在前,填补执勤人手空缺,协助民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高速口、封控区,到处是他们的身影;运送物资,站岗执勤,各项工作都有他们参与。他们是全天候的“战斗者”,他们就是霞浦县公安局全体辅警。
防控一线的“老黄牛”
7月9日晚的霞浦,较往日少了许多喧嚣繁华。在城北社区的一条巷弄里,一幕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经过两个小时的寻找,松城派出所社区二队四级辅警叶方展终于为一位迷路老人找到了家。面对家属的连声道谢,叶方展只是客气地摆摆手,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防控执勤岗位。
作为一名党龄26年的老党员、扎根基层20年的老辅警,从7月3日接到集结命令后,叶方展就随队被分配到疫情风险最高的封控区——永福弄,开展24小时轮流执勤。核酸检测采样点、巡逻宣传、值班执勤……10多天来,他全力守好每一班岗,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一名辅警的担当。
7月8日,叶方展接到封控区内一名母亲的求助电话,其孩子因高烧40摄氏度,急需送医救治。了解情况后,叶方展第一时间安抚对方情绪,让其准备好就医相关证件以及物品,随后赶赴社区多方协调,用最快的速度将孩子“点对点”送到县医院接受治疗。多番的奔波,令叶方展的衣服早已湿透,可在闷热的暑气中,他却品到了一丝欣慰。
其实,连日来的超负荷工作,早已让叶方展的颈椎病发作。战友们劝他休息一下,可这位防控一线的“老黄牛”却说:“大家都不容易,我再坚持坚持。”
烈日下的陆空“宣传员”
“请广大市民朋友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高风险区域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域足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区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
从旭日初升,再到夜色降临,连日来,在霞浦的街道上,总能看到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骑着警用摩托车在大街小巷巡逻,劝导群众戴好口罩,做好防护。而这其中,就有雷松的身影。
雷松是交警大队骑警中队的一名辅警。疫情发生以来,雷松化身陆空“宣传员”,借助科技手段宣传防疫政策、相关注意事项与防范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针对九大馆以及永福弄等重点区域,我们利用搭载无线喊话设备的无人机,广泛宣传当前防疫政策。而在日常巡逻中,我们则在巡逻车辆上放置高音喇叭沿路播放广播,并通过手持喇叭前往街道人员密集地、交通要道及沿海口岸,让防疫知识‘声’入人心。”雷松告诉记者。
长时间的喊话和烈日暴晒,让雷松的声音逐渐沙哑。有群众说他们辛苦,雷松却觉得十分欣慰,因为街上未佩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战疫”幕后的“大管家”
七月,霞浦进入高温暴晒模式。烈日炎炎下,抗疫一线民警的执勤条件更显艰难,套在防护服里的警服往往没多久便染上一层深色。罗翠的出现,却给民警们送来了一份夏日的清凉。
罗翠是松港派出所的户籍辅警。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请缨,接手抗疫后勤保障工作。“把一线需要的物资及时准确送达”成为她向每一位一线人员许下的承诺。
过去两年,罗翠也曾参与过几次疫情防控,但由于此次疫情在城区暴发,扩散极快,一线执勤压力倍增。为了保障物资配送及时,罗翠每天都忙得脚不点地,许多时候,这位“大管家”是队伍中最后一个吃饭的人。
除了负责辖区各抗疫执勤点的后勤保障,罗翠还“兼职”协助执勤同事劝返隔离点强行外出的群众,并做好辖区核酸检测采样点的秩序维护。多日的忙碌,让她养成了每天凌晨4时准时起床的生物钟,但面对急剧上升的工作量,罗翠娇小身躯却扛下了重重压力。
“唯一对不住的就是孩子。”罗翠告诉记者,由于丈夫在外务工,疫情以来自己又吃住在局里,家里的3个孩子只能自力更生。她心里虽然挂念,却也无暇顾及。好在孩子也十分理解、支持罗翠的工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这场“战疫”中,全体霞浦公安辅警选择逆行而上,同民警并肩而战、忠诚履职。他们的肩章虽然不同,但头顶的警徽同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