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里的“轻骑兵”
这一变化有着一个背景——2012年初,柘荣县人民法院成立了“法官服务团”,20名法官迈开双脚“沉到”全县553平方公里的土地,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
■甘做“苦行僧”
提供家门口式服务
“林大爷,这最后一笔钱款已经执行回来了,您老收好。”“陈大叔,这是法院应该做的,哪能收您老的‘路费’,您可不能让我们犯错误!”“吴大娘您腿脚不便,就别送了,再见!”……
迈出了第8道门槛,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结束了一天的流动服务,穿过梯田,顺着崎岖的山道,踏上了归途。
自“法官服务团”成立以来,该院先后在东源、黄柏、富溪、英山乡(镇)挂牌增设了4个乡镇巡回审判点,结合已有的6个巡回审判点和1个交通巡回法庭,构建“十点一庭”,实现全县九乡镇网络式覆盖。自此,法官不再坐等断案,而将审判阵地前移,关注民生需求,走进千家万户,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在基层,防止矛盾的激化。
柘荣,是“中国太子参之乡”,太子参产量约占全国的65%。近年来,随着太子参价格看好,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开荒种植,由此引发的山地权属纠纷不断增多。
2012年5月的一天,“法官服务团”到英山乡了解到,田头洋和英山两村因山地权属问题挑起群体纠纷,大打出手,相互破坏农作物,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得知这消息后,法官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促成和解协议。
“英山乡乡长詹石德向我们反映,该乡的田头洋和英山两村因山地权属问题挑起群体纠纷,大打出手,相互破坏农作物,希望法院帮助解决。”法官工作台账“矛盾纠纷或问题”一栏记录着这起纠纷的由来,在“处理结果”一栏中记载着:“经实地查看,并组织两村村主干和村民代表协商,双方根据原有的耕作习惯和上世纪90年代两村形成的初步协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对于争议特别大地块,双方村民都暂停耕作,收归乡政府开发,收益用作两村公益,其余按原有耕作习惯各自种植。”
一年来,法官已经写了满满的三本法官工作台账,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102个,妥善处理各类纠纷53件。
■勇当“消防员”
及时就地解纷争
虽已是初夏,但柘荣山城的天气还总是带着些许凉意,尤其是清晨的这个时间,更是如此。
今年5月的一个清晨,为赶在群众下地农耕前组织开庭,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的3名法官像往常一样踏着晨曦赶往30公里外的富溪镇北岭村办案。
天空,低沉灰蒙,下起了毛毛细雨,车辆在山路上颠簸。趁着路上的这点空档,他们再次梳理起昨晚制定的调解方案……
一个多小时后,一行人赶到原告游某处。此时,雨越下越大。
“辛苦了,没想到你们这大雨天,还主动到我们这里调解案子,太令人感动了。”游某看着随行书记员小刘湿透的衣服,激动地说。
案件承办人薛为民看准时机:“如果你们双方都各让一步,把你们之间的‘结’解开,也不至于让我们小刘同志这样。”
原来,这是一起村民与村委会因山林承包引发的纠纷案。薛为民接到案件后经过了解,得知该村住的都是游姓一族,平时村里人的关系都很和睦,很少有红脸的时候。于是,薛为民没有选择立即开庭审理,而是一次次到富溪镇北岭村做双方思想工作。这已是他第11次到该村了。
这一次,双方当事人也许是被办案法官的来回奔波和热心肠所打动,当天的调解气氛相比之前显得较缓和。薛为民趁机从宗族礼法出发谈“亲情”,再摆事实讲道理,逐个提出调解方案,最后双方都作出让步,被告同意原告续承包山林10年,原告一次性支付被告2万元承包费,今后每年支付5000元。
出了村委会办公楼,已近中饭时间,村干部热情地留大伙吃过饭再走,法官们婉言谢绝。
上车之后,薛为民便开始调侃:“这案子能调下来,我一天不吃饭都可以,还有就是我要把这天的觉补回来。”一个哈欠过后,车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愿为“和事佬”
巧妙化解家务事
2012年下半年的一天,家住双城镇的袁某发现丈夫有婚外情,夫妻关系开始恶化,虽几经父母及亲朋好友劝导,丈夫仍不知悔改。于是,袁某将丈夫告上了法庭要求离婚。
法院受理该案后,双城镇挂点联系法官胡坤龙,在认真了解案件情况后,认为这对80后小夫妻系自由恋爱结婚,婚姻基础较好,还有一个1岁多活泼可爱的女儿,尚有和好可能。于是,胡坤龙召集双方当事人、亲属及社区的同志进行调解。
谁知,双方一见面就开始激烈争吵,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妻子痛斥丈夫花心外遇,丈夫指责妻子沉迷玩乐,不照顾孩子。
眼看调解陷入僵局,胡坤龙果断采用“隔离式”调解法,分别向夫妻双方进行说理。针对丈夫彭某好面子的特点,劝说原告放软态度,先予让步,给彭某一个台阶下;做被告工作时,则严正指出彭某的错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双方明白夫妻应互帮互助、相互包容和理解。
当再次回到调解现场时,双方不再是怒目相对,也许是这对夫妻缘分未尽,一直抱在奶奶手里的女儿似乎明白发生了什么,突然大声哭起来。
胡坤龙随即劝说到:“孩子还这么小,离异家庭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多么不利啊!”被告当即向原告承认了错误,原告也主动表示,今后会多照顾家庭,多关心被告与孩子。最终,小夫妻重修旧好。
看到这对夫妻又走到了一起,社区妇女主任感慨道:“这个案件好在有你们调和。”胡坤龙笑到:“每个家庭都和和美美,我们社区不就和谐了吗,你们也少点烦心事,况且这就是我的工作。”
听到胡坤龙的回话,妇女主任竖起大拇指说道:“你刚才的调解方法很奏效,时机也抓得准,看来哪天我得去你那取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