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一个迟到27年的拥抱

2021-09-03 16:02作者:王淇锋 卢孝露 彭来源:

5岁孩子被拐卖,父母多年饱受折磨终于迎来团圆,千言万语都融入
 

        本网讯   1994年,5岁的小伟(化名)在湖南省凤凰县被人拐卖。27年来,这个“丢失”的孩子成为一家人心中始终无法愈合的伤痛。
 
        近日,在宁德监狱、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以及湖南省凤凰县公安局的共同努力下,小伟一家人终于盼到了团圆,现场那一个迟到27年的拥抱令人动容。
 
        噩梦:孩子被拐,一家人苦寻27年
 
        对于小伟的母亲张女士来说,1994年11月27日这天,是一辈子无法忘记的“噩梦”。
 
        年仅5岁的小伟和往常一样,跟随其母亲张女士在湖南省凤凰县一菜场卖菜。
 
        “小伟两岁多就上幼儿园了,很独立、机灵,从不和陌生人讲话。”张女士回忆道,菜场虽然离家有20分钟的路程,但小伟经常自己往返,没有出过任何状况。直到下午收摊回家,张女士发现小伟还没到家,而家中的老人还以为小伟一直和妈妈在一起,心中不禁涌起一个不好的预感——孩子丢了!

        “一下就慌了,感觉世界都塌了……”发现孩子不见,张女士发动一家人找遍了菜场的各个角落以及小伟可能去的大街小巷,并四处张贴寻人启事,但毫无音讯。两天后,一家人向当地警方报案。
 
        多年来,一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小伟,“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个地方,贴了多少张寻人启事了。”张女士说,从那之后,只要听说哪里有小孩被拐没人认领,一家人都要到当地确认是不是小伟。这一找,就是27年。
 
        心结:被收养后,模糊记得自己身世
 
        命运好像给小伟一家人开了个玩笑。1994年底,小伟被贵州铜仁警方解救,这里离小伟的老家凤凰县不到100公里。
 
        警方通过电视广播、发布通告等方式公布寻人启事,但当时小伟父母都没有手机、家中也没有电视。囿于通讯的限制,茫茫人海中,帮助小伟找到家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一个多月后,小伟被爱心人士收养,居住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小伟性格活泼、适应能力很强,在无人认领的那段时间,一直住在派出所,不哭不闹。”小伟的养父回忆说道。
 
        多年来,小伟模模糊糊记得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这么多年来,心里也想过寻找亲生父母,但考虑到养父母的感受,就一次次地作罢。这也成为这么多年来我的一个心结。”小伟介绍。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伟的叛逆心理越来越重,对于养父养母的教导,小伟更多的是逆反和误解:“他们又不是亲生父母,凭什么管我?”性格冲动、做事不计后果,这也为日后犯罪埋下了伏笔。
 
        团圆:误入歧途,监狱民警助解心结
 
        2019年11月,小伟在厦门务工期间,酒后与他人在KTV斗殴,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2020年6月19日被投送到宁德监狱服刑。
 
        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湖南省凤凰县公安局对小伟父母的血样进行再次采集。2021年3月,小伟的亲生父亲包先生接到厦门警方来电——他的血型与正在宁德监狱服刑的小伟比对成功。2021年4月,宁德监狱为小伟做了血样采集,复核确认小伟为包先生、张女士的生物学子女。
 
        眼看小伟即将刑满,又找到了亲生父母,宁德监狱加大了对他的改造力度。
 
        民警一遍遍翻阅小伟的档案,并多次与他的父母、妻子等家属联系,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一次次找他耐心谈话疏导,了解思想状况和心理症结。
 
        一年多的改造,让小伟日渐成熟稳重,学会更多地理解他人。“我现在什么都想明白了,想想自己过往的幼稚与叛逆,最对不起自己的养父母……”刑释前一天,小伟面对再次找自己谈话的民警,倾诉内心的忏悔。
 
        近日,在宁德监狱组织的认亲仪式现场,小伟的父母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终获团聚的一家人紧紧拥抱。这一刻,27年的寻子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