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拥抱,等待了28年
本网讯 对80多岁的张某建夫妇来说,能在有生之年与失散的女儿们团聚,是莫大的幸福;对古田公安民警来说,促使并见证团圆的幸福,是对付出最大的慰藉。11月6日,在古田县公安局凤埔派出所“团圆行动”认亲仪式上,张某建一家与失散的女儿们终于迎来团圆时刻。父女间的一个拥抱,让这段离散28年的亲情再次连接到一起。
认亲现场,张某建夫妇将题有“人民警察一心为民 帮民寻亲爱在人间”字样的锦旗交到了民警的手里,感谢他们锲而不舍的坚守和付出。
生活贫困
残疾夫妻送养仨女儿
生活在古田县凤埔乡的张某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与妻子喻某花尽管十分勤恳,但因没有文化又双双残疾,生活境遇一直没能得到改善。张某建、喻某花先后生下五女二男,一家九口的生计都维系在了张某建一人身上。
随着孩子们越长越大,张某建一家的生活支出愈加高涨,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几个孩子也因营养不良身体羸弱。为了让孩子们都可以活下来,1993年的夏天,张某建、喻某花流着泪做下一个艰难的决定:将3个孩子送给他人。
同年9月10日,夫妻俩经多日痛苦煎熬,决定留下大女儿、二女儿和两个男孩,将年龄较小的三女儿张某英、四女儿张某燕,还有刚出生75天,尚未取名的五女儿送出。
那一天,不忍骨肉分离的张某建借口干活,跑至大山深处躲了一天;失明的喻某花噙着泪水,苦苦恳求拜托中间人一定要给3个女儿找个好人家;已经记事的大女儿张某在夜里时常被噩梦惊醒,梦里是几个妹妹离家时痛彻心扉的哭声。
但为了活着,一家人只能痛苦接受这样的结果。
为求团圆
开启千里寻亲路
今年5月,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全市各县(市、区)关于团圆行动的免费采血点及联络方式。两个月后,正在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出差的古田县公安局团圆行动工作小组民警便接到了张某建大女儿张某的电话。电话中,张某激动地说,她从寻亲网上得知公安部发起的这项“团圆”行动,希望公安部门可以帮助他们一家寻回失散28年的3个妹妹。
原来,随着家中4个孩子先后长大成人,张某建一家的生活慢慢得到改善,经济逐渐好转。两位老人心中唯一放不下的,便是当年被送出去的3个女儿。
为了再见孩子们一面,张某建一家走上了寻亲的路。大女儿张某更是加入了各种寻亲网络群,并在宝贝回家网和福建新闻网上分别刊登寻找妹妹们的文章。但因当年信息不畅,一家人只知道当初抱养的中间人来自莆田,对于3个孩子的去向并不清楚,寻亲也迟迟没有结果。
科技助力
时隔28载再聚首
弄清事情原委后,民警当即表示,会尽一切努力帮张某寻找3个妹妹。7月27日,“团圆行动”工作组民警一行4人专程到张某建家中,给两位老人采集了血样,并送达宁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室检验。
8月12日,两位老人的DNA比中了闽侯县公安局录入的一位周姓女士的血样信息。工作人员在核查双方年龄后,认为周女士极有可能是当年被抱走的其中一个孩子,遂委托当地公安机关再次采集其血样,增加DNA位点。经确认,周女士确为被送养的张某英。
此后,团圆行动工作小组再接再厉,通过人像比对、走访调查,陆续向南平、莆田等地发送十多份协助采血指令,终于在10月27日再次比对中泉州市公安局摸排到的一名疑似被拐人员苏女士。经复核,确认苏女士为张某燕。至此,张某当时被抱走的3个妹妹,已经成功找回两个。
得知这一喜讯,团圆行动工作小组立即通知张某,同时积极与闽侯、泉州两地警方取得联系,三地公安机关协同推进相关工作。
11月6日,在三地民警的护送下,周女士、苏女士回到凤埔乡。看到满头白发的父母,血脉中的亲情瞬间消除了28年的隔阂,一家人紧紧相拥,互相抚慰着离别的伤痕。
据了解,经人像比对、信息研判等技术手段,警方初步怀疑张某建最小的女儿身在莆田市。目前,古田警方已向莆田警方发送协助采血指令,正等待DNA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