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公安创新二维码管理,房屋智能身份证落户海上渔排
本网讯 9月8日8时许,三都澳灶屿渔排的陈先生看着自己“家门口”新上墙的二维码门牌新奇不已,他拿出手机扫一扫,渔排所在的地理位置、行政管辖、一键报警等功能一目了然,就连出租房屋备案、居住人申报、水电煤气费缴交等功能都可以“一键操作”。
以码管排,数据跑腿,群众省心。蕉城公安立足前期访查基础,依托先期绘制的渔排分布图和业主树形图,将门牌装订区域细化为10个片区;充分发挥人员熟、情况明的警力优势,对应同步开展点对点门牌装订。
9月8日,蕉城公安仅用一天安装申报完成二维码门牌873块。从此,三都澳的每座海上渔屋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智能身份证。这是蕉城公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健全深化“海上新枫桥”,纵深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的一项有力举措。
迎着初升朝阳,蕉城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黄胜带领第一小组成员乘坐快艇前往寒垅海域,挨家挨户安装并申报门牌。有了前期开展三都海域实有人口清查行动的经验,此次装订工作对他们来说早已驾轻就熟。行走在渔排上,每到一户,拎锤子、订门牌,一气呵成。
“扫一扫门牌上的二维码,房东、租客就能在线开展出租房屋报备及流动人口申报登记。”“二维码门牌如同公民的身份证号码,用户只能查看对应地址的公共服务信息以及户主主动发布的信息,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在民辅警的精准宣传和耐心讲解下,渔排业主、船渔民愉快地接受了新门牌,并熟练掌握了二维码门牌的租赁房屋申报、租住人口身份申报、居住证办理、第三方缴费等便民功能。
高效勤务的背后,是全体民辅警夯实智慧警务、合力搭建“平安海域”治理信息化工作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蕉城公安创新推出智慧海洋渔排“二维码”管理,使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和执法服务能力更精准、更规范、更高效,这也离不开“一标三实”基础信息的有力支撑。
蕉城公安结合“百日行动”治安重点问题整治,“查流口、清‘三非’”,部署开展“百警上渔排”专项行动,构建党政统筹、公安主管、属地主责的行动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全面起底“海上浮城”实有人口情况。
同时,探索创新“135”常态化实有人口管理机制,以910户海上渔排为单位,制作生成873张海域专用二维码地址门牌,按照“一排一档”原则,落实政府(公安)、渔排主、从业人员三级网格化管理,不定时组织整改和“回头看”,确保实有人口数据准确、鲜活。
数据动起来,资源融起来。随着海域专用二维码地址门牌在三都澳渔排及周边码头、村居“安装落户”,蕉城公安打通数据壁垒,依托福建治安便民公众号与政府12345平台的数据交流互通,创新实现三都澳海域标准地址和实有渔排码头、实有人口等基础要素管理,构建涵盖社会治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企业服务等内容的二维码门牌智慧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