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为“宁”执行】十年纠纷终化解!法院这波操作让老人保住房、债主拿到钱
2025-04-07 11:13作者:小编来源: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 蕉城区人民法院
本网讯 近日,蕉城法院通过交叉执行,顺利执结一起历时10余年的借款合同纠纷案,有效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案情回顾:
2013年,詹某物、詹某贵父子因生活困难向郑某愚借款7万元,借款到期后,父子两人仅支付部分利息,本金一直未还,郑某愚多次催讨无果遂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詹某物、詹某贵偿还郑某愚本息共计16万余元。
执行过程: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原执行法院依法查封了詹某物名下的一套房产后,未发现父子俩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但因该房系唯一住房且被执行人年迈患病,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僵局。
交叉执行:
2024年8月,福建高院指定该案由蕉城法院继续执行。蕉城法院立案执行后,第一时间对案涉房产予以续封。但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了解到,詹某物现已82岁高龄,其子詹某贵因身患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而案涉房产系两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若拍卖房屋可能导致后续腾房困难,对两被执行人今后生活亦会造成严重影响。执行法官多次和双方进行沟通,双方均因偿还金额差距较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詹某物、詹某贵表示家庭经济困难,又无收入来源,确已无力偿还欠款。
为尽早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蕉城法院立即启动房产评估拍卖处置程序,与此同时,执行法官在入户张贴腾房公告、标的物挂拍前等多个时间节点,多次与被执行人耐心沟通、释法明理,同时多番联系、动员被执行人家属参与化解。近日,经执行法官持续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詹某贵的兄长主动筹措10万元代为履行,郑某愚放弃余下债权。随着和解协议的签署,法院撤销了对案涉房产的拍卖,避免了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被拍卖,又实质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起跨越十余年的"骨头案"得以画上圆满句号。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