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山区“警务联勤”农村交通事故率同比降四成

2020-07-29 00:20作者:2016-8-9来源:



    

    本网讯  屏南县公安局针对全县山区派出所警力不足、地域广、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复杂难管的实际情况,为有效整合警力、提升农村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创新,今年以来推行县交通警察大队于各乡镇派出所、相邻派出所之间的交通“警务联勤”工作模式。半年多来,成效明显。

    屏南属内陆山区县,大部分地区海拔800米以上,总面积约1470.67平方公里,人口18.8万。屏南县公安局长黄文挺介绍,全县下辖11个乡镇,农村道路总长就达853公里;全县交通警察仅19人,协警46人;加之农村道路等级相对较低,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村庄人口分散,群众出行乘坐低安全性能、不合格车辆普遍,酒后驾驶、无证驾驶问题突出。以往因为警力不足,加上乡镇道安办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等原因,综合导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出现监管乏力、甚至无人监管的尴尬境遇。

    为改变这一尴尬现状,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监管,维护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初,屏南县公安局在向多地公安“取经”,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推出交通“警务联勤”模式。县交通警察大队与除城关外的10个乡镇各派出所之间、相邻派出所之间形成若干警务联勤区。县局统一指挥协调,充分发挥警力优势,及时调度人员,在交通复杂地段、人流量大的路段定期不定期展开联勤巡查、宣传交通法规、处置交通违法。

26日,在省道203线屏南县甘棠乡浙洋村口,甘棠派出所与屏城派出所民警按例在此联动设卡,查纠工作进行了约一小时。过往三四十辆机动车辆,摩托车就占了三分之一,仅有一辆摩托车涉嫌无牌机动车被查纠。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以前村民的摩托车很少上牌,大多数都没有办理驾驶证,更不要说带头盔了。面包车、正三轮违法营运、超载营运也较为普遍。”甘棠派出所所长陆继祖说。

    甘棠乡地处屏南县南大门,全乡在册人口1.7万人。东邻熙崐岭乡,北依屏城乡,西靠长桥镇,南接古田县吉巷乡。距离屏南城关约18公里。

    随着去年底,古田县到福州高速、高铁开通,屏南往返福州的车辆70%经过甘棠乡境内。甘棠乡打破了往日的沉寂,热闹了起来。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压力在不断加大。

    陆继祖在甘棠工作了五个年头。五年来,他亲历了许许多多治安案件和交通悲剧的发生,仅去年上半年,甘棠辖区就发生3起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事故主要原因为酒后无证驾驶。

    陆继祖说,目前甘棠派出所有正式民警4名,其中1名内勤,外加2名辅警。辖区警力应对治安管理仍然很紧张,加上近年来交通管理职能下放到基层派出所,农村道路约100公里,派出所警力更显得捉襟见肘。

“今年上半年,县局推出交通‘警务联勤’模式,我们派出所与县交警大队以及附近的几个乡镇派出所形成警务联勤区,派出所除了每个月逢六、九上路巡查,我们警务联勤还不定期对本辖区以及周边联勤区内的农村道路进行突击检查。这样一来,警员的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可以说一个警员能干两个甚至几个人的活。”陆继祖说,随着联勤模式的推开,查出频次、力度不断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加强,村民的守法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村民主动办理摩托车上牌、考证,违法运营现象也大幅下降,整个交通安全形势日趋良好。

陆继祖介绍,上半年统计显示,甘棠乡显性交通违法现象明显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为零,办理两轮机动车牌照的村民明显增多,村民骑车也主动戴上了安全头盔。

“甘棠只是全县推行乡村道路安全联勤监管的一个缩影。”屏南县公安局局长黄文挺说,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县除城关意外的10个乡镇派出所全面推行。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查纠农村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102起,拘留105人,查扣各类机动车849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0.7%,农村亡人交通事故下降25%,死亡人数下降40%;农村交通违法查纠率提高了22%。从上半年数据分析,这一模式比较适合山区县警力不足的现状,破解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不到位、执法不到位、宣传不到位’三大难题。”黄文挺说,“今后将让这一模式常态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