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强化党建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

2020-07-29 00:21作者:2019-7-29 徐荣杰来源:

本网讯  近年来,柘荣县楮坪乡湖头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立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和党员模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一、着力夯实基层党建,筑牢乡村振兴基础。湖头村党支部注重组织振兴发展,创新基础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2018年度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回引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富经济能人、务工经商人员等乡土人才7名进入村“两委”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逐步优化队伍结构。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生活制度,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教育,并通过参观学习、技能培训等多渠道,切实增强干事创业能力。二是创新党建机制。完善湖头“1+X”红细胞工程活动载体,坚持因事设岗与因人设岗相结合,建立知政联群组、帮办联群组、和美联群组和致富联群组等若干小组,并开展党员亮诺践诺承诺活动,其结果纳入年度“党员先锋指数”考评。根据党员居住地分布情况,创建“农家党建小院”2处,组织辖区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民主议事等活动13场次。同时,依据辖区内党员职责,引导党员主动认领管护区域10个,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完善乡村治理。坚持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群众“六要”工作法、“互联网+阳光村务”等,推进村级事项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在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站,推行农事村办,帮助解决土地流转、纠纷调解、项目建设、技术服务等问题15个,努力实现“小事办理不出村、大事村干帮忙跑”。创新设置村规民约、党员公约,亮出言行标尺,形成道德准线,引导党员村民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家园美化、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二、着力强化示范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大力实施“乡愁党建”工程,讲好乡村故事,回引乡贤能人,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热情。一是建立乡贤理事会。开展“排乡贤、找乡愁”活动,建立湖头村乡贤能人基本信息台账,涵盖企业负责人、建筑能人、农业大户及合作社负责人等23人,并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乡贤理事会,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共议村庄规划、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召开民主议事会6场次,研究讨论村庄环境整治、老村道改造、村口休闲公园建设等项目15个,其中乡贤带动引进佳鲤湖现代农业观园等项目2个。二是创建行业协会。针对湖头村建筑工匠较多的实际,整合湖头村建筑行业乡贤能人及在外5家建筑企业资源,由党支部牵头组建了建筑行业协会,形成以建筑企业老板为主导、建筑散工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抱团取暖、人才带动发展。据统计,协会现有成员约30名,带动村民63名群众(贫困对象9人)实现增收致富,人均年收入可达5-6万元。三是开办农民夜校。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创建湖头村农业实用技术夜校,组建以农业专家、农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致富带富能人为主的授课队伍,并定期邀请县乡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授课,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今年以来,开展“农民夜校”送学3场次,惠及精准贫困户2人、党员群众65人。


三、着力整合资源优势,提升乡村振兴成效。通过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旅游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柘荣县花桥缘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乡村体验”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建成冬桃、猕猴桃、桑葚、杨梅等特色水果采摘园120亩,预计年收入15万元。同时,村委协助流转土地、出资购买茶苗,发展油茶180亩、白茶60亩,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二是创办工业企业基地。凭借湖头村地处国道旁的交通优势,投入资金80万元,流转土地10亩,建成工业厂房3个;号召乡贤能人回村办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引进万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忠益博家具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落地发展,促进村财增收约9万元。三是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凭借地处城区延展地带和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优势,围绕“花园氧吧型”新农村建设目标,投入10万元购买杭白菊和金银花,引导村民群众绿化美化房前屋后,营造清新整洁家园。引进台商鸿绿能公司,规划建设佳鲤湖生态农业观光园及富氧户外探险度假区项目,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逐步打造休闲养生度假山庄,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