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听寿宁县司法局下党司法所所长兰淑珍讲社矫故事

2020-07-29 00:21作者:2019-9-26 黄锡顺来源:


你不一定知道的救赎与新生


本网讯 “前不久,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读来亲切又鼓舞人心。身为下党乡的一名司法行政干部,一定不会辜负总书记的期待,做好本职工作,全力维护下党的和谐稳定。”说起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一事,兰淑珍至今仍激动不已。


2017年底,兰淑珍到寿宁县司法局下党司法所担任所长一职。如今下党乡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日前,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社矫故事。


他说:“我是运气不好才被抓的。”


在任职下党之前,兰淑珍从事的都是机关文员工作,对业务工作特别是社区矫正工作不太熟悉。为此,赴任当天,她就组织了社区服刑人员突击点验。她让大家都聊聊自己,其中社区服刑人员吴某引起了她的注意。吴某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竟将自己被抓的原因归咎于运气不好。


兰淑珍了解到,吴某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2016年变更居住地回到老家下党乡执行社区矫正。兰淑珍到任下党时,吴某已经接受矫正一年多了,而他却还将被抓归结于“运气不好”,对犯罪行为认识不清,悔罪态度也不好。


“这让我心中警铃大响,社区矫正工作必须严抓,刻不容缓。”兰淑珍说,她虽是所长,对于司法所工作却只能算是“新兵”,幸好所里有“老将”,在助理员的帮助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下,兰淑珍慢慢也熟悉了工作。


他说:“我以为你们一下子发现不了。”


下党乡是个小乡镇,民风淳朴,犯罪率比较低,在矫的社区服刑人员也一直是个位数。因而,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每个服刑人员的个人家庭情况都很熟悉,沟通也比较及时。2018年4月,吴某擅自离开指定辖区,却没有及时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联系。


原来,吴某的父亲在山上劳作时,不慎摔伤,因伤势严重需送往邻县医院救治。当日正在工厂上班的吴某得知后,将统一配置给社区服刑人员的定位手机交给工友放在工厂里,自己则前往医院陪护父亲。


直到次日,定位手机没电关机,司法所监测到情况异常后,立即组织调查,最终核实吴某不假外出,且未随身携带定位手机。矫正小组经会议研究后,决定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彼时,吴某慌了。他原本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离开指定辖区就一两天时间,司法所工作人员可能发现不了,哪知被抓个正着。


2018年5月,公安机关对吴某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吴某被拘留5日。


他说:“我可以背上行囊重新出发了。”


矫正期间,司法所多次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学习,时时提醒全体在矫人员注意言行。自从被治安管理处罚后,意识到后果严重性的吴某对学习很投入,效果也明显。


对新入矫的人员来说,吴某像个老大哥。“你这样以后很容易出问题的!”在服刑人员杨某入矫第一次集中学习教育会上,吴某便提醒脾气急躁的杨某要注意控制脾气。


这一幕让兰淑珍深深地感慨,吴某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抱怨“运气不好被抓”的吴某了。如今的吴某凡事三思、遵守纪律,有事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兰淑珍,第一时间汇报,到了有可能发生手机信号漂移出界的地方一定会和兰淑珍视频、共享位置确认,可以算得上是兰淑珍的“经常联系人”。


2019年7月,吴某矫正期满。这4年的社区矫正让他经济损失了不少,可是人却成熟稳重了很多。解矫后,他在动车站给兰淑珍发照片说“终于可以重新出发了。”兰淑珍回话:“天南海北,你现在想去哪里都可以去了。”


对吴某而言,身体自由后内心更规矩了,矫正的收获像是一个行囊,陪伴他走向未来。兰淑珍庆幸自己能做为之递上行囊的人。“愿他们背上行囊后重新出发,不再回头。”兰淑珍感慨地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