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一村一辅警”机制缘何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2020-07-29 00:21作者:2020-4-15来源:

本网讯  福安市公安局溪潭派出所自开展“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以来,取得了基层综合警力增强、刑事治安案件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的良好综合效应,初步实现了农村“治安秩序好,安全防范好,法制宣传好,服务群众好,警民关系好”的“五好“工作目标。


据了解,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是溪潭派出所深化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体现,也是对现行农村警务模式的改革。通过辅警驻村,规范辅警治安防范、矛盾化解、信息采集、法律宣传、便民服务、交通疏导、安全消防七个方面的基本工作。在建立派出所、驻村辅警、邻村辅警联动工作机制下,有效整合农村防控力量,快速联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对处置能力。


该机制缘何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近日,辅警小陈在夜间巡逻时,在廉明街发现一人在街上晃荡,便上前询问。“我……我……寿宁的”男子含糊其辞。小陈多番询问下,也无法获悉详细信息,便将其带回所里,买来面包和水让其填饱肚子。随后,小陈将情况向值班民警汇报,通过比对最终成功确定该男子名吴某,寿宁平溪镇人,并电话联系上了吴某家人。当晚9时许,其家属匆匆赶到溪潭派出所,对民警和小陈连连道谢。“寿宁离福安可不算近,要不是你们找到孩子,我们可真不知道怎么办。”随后民警叮嘱了家属注意事项后,让家属将其领回。


以上情形只是溪潭派出所“一村一辅警”警务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自今年3月以来,溪潭派出所对警力进行“双警结对”,将现有4名民警和12名辅警结成12对。对12个治安复杂的行政村或企业结对走访,上门入户采集信息,发放综治民调、防诈骗等宣传手册;召开警民恳谈会,征询群众意见;调处矛盾纠纷,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此外,该所还按治安复杂度分成溪北洋新区、里路及镇区三片。民警和辅警按片区组成联合巡逻队,开展“联合巡逻”。实行“每天一小巡,每周一大巡,实行 “闪亮警灯、平安守夜”的“网格化”治安巡逻防控机制。


截至目前,驻村辅警日常巡逻达160人次,解决矛盾纠纷15次,解决群众困难9次,走访重点人员53人次,禁毒排查和宣传25人次,扫黑除恶宣传56人次,提供线索1条。驻村辅警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当好警民和谐的“润化剂”


驻村辅警在民警的带领下,认真履行巡逻防范发动、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工作宣传、治安信息收集等职责,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走村入户,积极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抢宣传等,当好警民和谐的润化剂。


3月18日,驻村辅警小林到岐山村进行入户走访,在走访过程中,获悉该村五十多岁的老雷生病卧床七年,没有身份证,生活极为不易,其兄弟希望民警可以上门办证。驻村辅警了解情况后,立刻向户籍民警和网格民警反映。3月20日,溪潭派出所组织民警上门办证,为老雷解决了身份证问题。两天后,辅警小林带领萤火虫志愿团队志愿者前往岐山村,为老雷送去米面、牛奶等生活用品及保暖御寒之物。溪潭派出所所长林志勇和民政部门负责人及包村干部等一行再次前往岐山村看望慰问老雷,有关部门将综合考虑其家庭情况给予一定的帮助,解决老雷的救助问题。民警和辅警“三进岐山”,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截至目前,溪潭派出所“一村一辅警”机制涉及解决社会稳定、治安防范、安全生产、矛盾纠纷及各类安全隐患15起,化解矛盾纠纷7起。


“一村一辅警机制,将以群众满意度为最终导向,不断完善基层工作服务、执法机制,提升综合保障能力,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真正把“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落到实处。”溪潭派出所所长林志勇如是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