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正义 青少年的堡垒
本网讯 4月15日下午,福安市人民检察院“安小检志愿服务队”的两名检察官来到福安市区的一所学校开展定期回访。检察官与老师一起了解临界少年的生活、学习情况,向他们提供心理咨询。
近年来,福安市检察院打造特色品牌“安小检”,通过线上“安小检”新媒体品牌与线下“安小检志愿服务队”“安小检法治宣讲团”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构建“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把检察产品和检察服务外化为“看得见”的正义,适应新媒体环境,打造自主发声新平台。
擦亮新品牌
拓展福安检察宣传新阵地
近日,一段由福安市检察院干警自编自导自演的国家安全教育普法视频,引发广大市民热议。不少网友在视频评论区留言表示,这种轻松幽默、接地气的宣传方式非常新颖,起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我们现在的‘安小检’,一扫过去新媒体宣传内容、形式单一,从漫说检察到真人演绎,从图文普法到趣味普法视频,形势日趋多元,逐渐成为福安市检察院‘擦亮品牌’建设中的一项匠心工程。”福安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安小检”团队成员邱良华说道。
为克服早期检察院新媒体宣传的瓶颈,2017年,福安检察院抽调了创作思维活跃、宣传功底扎实的青年干警成立了宁德市检察机关首个新媒体工作室,并配备相关硬件设备,开启“安小检”的网红之路。 “只管守住边界底线,其他放手让年轻人尽情施展才华。”也正是在领导的带领和鼓励下,一篇篇兼具专业性、权威性,且被读者喜闻乐见的检察新媒体作品应运而生、获奖无数。
“安小检”微信账号获评全省政法系统“十佳”新媒体账号,作品多次被学习强国、中国长安网、最高检、检察日报正义网、CCTV今日说法、福建检察等官方账号转发推荐,17篇作品入选最高检正义网“正点巡检”周榜,7篇作品荣获“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奖”,1篇作品获评全国优秀检察新媒体作品三十佳。“安小检TV”栏目两度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新媒体品牌栏目”。2020年,“学习强国”总网专门开设“安小检”趣味普法视频栏目,已连续更新推广18期。
积极组织干警参与趣味普法视频创作,努力让检察干警成为普法宣传的主力军、法治建设的代言人,成功打造“有趣、有温度、有态度”的“安小检”宣传品牌。
书写新担当
开启福安检察公益活动新篇章
在一次开展法治进校园的活动中,检察官发现学生小鹏(化名)叛逆、逃学、游荡在福安街头,从一开始的打架斗殴,慢慢变成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最后甚至涉赌、涉毒,游走在刑事犯罪的边缘。
“经过前期的识别筛查,我们将小鹏确定为临界少年,作为帮扶对象,一对一地挂钩检察官志愿者,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方案。”福安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刘雪峰介绍,一开始,小鹏是有抵触、有不满的,他不理解检察官为什么要进入他的生活。于是,检察官们从学生、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入手,找原因、纾症结,共克难题。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小鹏与检察官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一种良性互动,他也对检察官们慢慢打开了心扉,并逐渐适应了他们的帮扶,认真践行矫治方案,回归到属于他的课堂。
“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除了组建‘安小检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公益保护、扶弱助困、送法下乡等志愿活动。还成立了‘安小检法治宣讲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重点关爱畲族未成年人,并推行‘临界少年’帮扶计划,重点关怀具有涉罪风险的未成年人,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被挽救的未来。”福安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张明凤说。
福安市检察院紧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与青年志愿服务深度融合,阻断“临界少年”向犯罪的演化。同时立足检察职能,结合志愿服务,推行“临界预防——福安‘临界少年’帮扶计划”,重点关怀具有涉罪风险的未成年人,落实“临界少年”的识别筛查、心理疏导、普法教育、跟踪问诊的全链条闭环帮扶模式,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被挽救的未来。
“‘安小检’线上线下品牌建设,是福安市检察院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立足和延伸检察职能、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该品牌建设,力求把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成效体现在司法为民的具体工作当中。” 福安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闽说。